然依上四敎修行時 各有方便正修 謂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 若敎敎各明 其文稍煩 義意雖異名數不別 故今總明 可以意知 言二十五方便者 束爲五科 一具五緣 二訶五欲 三棄五蓋 四調五事 五行五法 初明五緣者 一持戒清淨 如經中說 依因此戒 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是故*比丘 應持淨戒 有在家出家大小乘不同 二衣食具足 衣有三 一者如*雪山大士 隨所得衣蔽形卽足 不游人間 堪忍力成故 二者如*迦葉等 集*糞掃衣 及但*三衣不畜*餘長 三者多寒國土 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衆具 食亦有三 一者上根大士深山絕世 菜根草果隨得資身 二常乞食 三*檀越送食 *僧中淨食 三閒居靜處 不作衆事名閒 無憒鬧處名靜 *處有三 例衣食可知 四息諸*緣務 息生活 息人事 息工巧技術等 五近善知識有三 一外護善知識 二同行善知識 三敎授善知識 第二訶五欲 一訶色 謂男女形貌端嚴 脩目高眉 丹脣皓齒 及世間寶物 玄黃朱紫種種妙色等 二訶聲 謂*絲竹環珮之聲 及男女歌詠聲等 三訶香 謂男女身香 及世間飲食香等 四訶味 謂種種飲食肴饍美味等 五訶觸 謂男女身分柔軟細滑 寒時體溫 熱時體涼 及諸好觸等 第三棄五蓋 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第四調五事 謂調心不沈不浮 調身不緩不急 調息不澁不滑 調眠不節不恣 調食不饑不飽 第五行五法 一欲 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 欲得一切諸禪定智慧門故 二精進 堅持禁戒棄於五蓋 初中後夜勤行精進故 三念 念世間欺誑可輕可賤 禪定智慧可重可貴 四巧慧 籌量世間樂 禪定智慧樂 得失輕重等 五一心 念慧分明 明見世間可患可惡 善識禪定智慧功德可尊可貴 此二十五法爲四敎前方便 故應須具足 若無此方便者 *世間禪定尙不可得 豈況出世妙理乎 然前明敎既漸頓不同 方便亦異 依何敎修行 臨時審量耳
●比丘; <梵> bhiksu <巴> bhikku 又作比邱 指出家得度 受具足戒之男子 新云苾芻 金剛般若經偈會本 比邱名含三義 一破惡 謂修戒定慧 能破見思煩惱惡故 二怖魔 謂魔王驚怖 恐出三界 損其黨故 三乞士 謂離四邪命 乞食資身 利檀那故 翻一遺二故存梵名 △翻譯名義集一 比丘 大論云 比丘名乞士 淸淨活命故 復次比名破 丘名煩惱 能破煩惱故 復次比名怖 丘名能 能怖魔王及魔人民(云云)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 釋尊在過去世修菩薩道時 於雪山苦行 謂之雪山大士 或曰雪山童子 [涅槃經十四 摩訶止觀四上 天台四敎儀] △四敎儀科解下 雪山大士 如涅槃云 釋迦先世曾爲大士 在於雪山 唯被鹿皮 時雪山中有香根等 我於爾時唯食諸果 食已坐禪 堪忍力故 不游人間
●迦葉; <梵> kāśyapa 全名大迦葉 摩訶迦葉 又作迦葉波 迦攝波 此譯云飮光 十大弟子之一 禪宗第一祖 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 於佛成道後第三年 爲佛弟子 八日後卽證入阿羅漢果 爲佛弟子中頭陀第一 佛入滅後 成爲敎團之統率者 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 直至阿難爲法之繼承者 始入鷄足山入定 以待彌勒出世 方行涅槃 禪宗以三處傳心之故事(多子塔前分半座一也 靈山會上擧拈花二也 雙樹下槨示雙趺三也) 至今傳誦不絶 此外 過去七佛之第六佛 亦稱迦葉佛 又佛弟子中 優樓頻羅迦葉 伽耶迦葉等 皆有迦葉之稱 佛陀入滅後三百年之小乘飮光部之祖 亦與迦葉同名 [雜阿含經四十一 增一阿含經二十 同三十五 同四十四 佛本行集經四十五 四分律五十四 五分律三十 毘尼母經一 有部苾芻尼毘奈耶一 傳燈錄一 禪家龜鑑]
●糞掃衣; 又曰衲衣 火燒衣 牛嚼衣 鼠囓衣 死人衣 月水衣等 天竺之人 棄之於巷野 與拭糞之穢物同 故名糞掃衣 浣洗縫治之而著於外也 又補納糞掃之衣片而著用之 故亦名納衣 比丘著此糞掃衣 不更用檀越之施衣 爲十二頭陀行之一 糞掃衣之功德 在於離貪著 [行事鈔下一 同下三 大乘義章十五]
●三衣; 一僧伽梨 卽大衣 重衣 雜碎衣 上街托鉢時 或奉召入王宮時所穿之衣 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縫製而成 又稱九條衣 二鬱多羅僧 卽上衣 中價衣 又稱入衆衣 爲禮拜聽講布薩時所穿用 由七條布片縫製而成 故又稱七條衣 三安陀會 卽著中衣 中宿衣 五條衣 爲日常工作時或就寢時所穿著之貼身衣
●餘長; 長 剩餘 指比丘不合受容之物
●百一衆具; 四敎儀備釋下 百一衆具者 百物器用 各畜一件也 此外爲長物
●檀越; 翻譯名義集一 要覽曰 梵語陀那鉢底 唐言施主 今稱檀那 訛陀爲檀 去鉢底留那也 攝大乘論云 能破慳悋嫉妬及貧窮下賤苦 故稱陀 後得大富 及能引福德資糧 故稱那 又稱檀越者 檀卽施也 此人行施越貧窮海 △祖庭事苑五 檀越 檀那 此云施者 越 謂度越彼岸
●僧中淨食; 四敎儀科解下 檀越送及僧淨食者 既不能絕穀餌果 又不能頭陀乞食 如來亦許外護施主送食供給 復次僧中如法結淨之食 亦可受之 卽下根也
●處有三 例衣食可知; 四敎儀科解下 言處有三例衣食者 一者深山 如前所明 上根處也 二者頭陀 如前蘭若冢間樹下露坐四處 中根處也 三者蘭若伽藍 下根處也
●緣務; 謂吾身世間之務也
●絲竹環珮; 四敎儀科解下 絲竹等者 自古之樂 不出八音 土曰塤 皰曰笙 皮曰鼓 竹曰管 絲曰絃 石曰磐 金曰鐘 木曰柷 在指名環 在臂名釧 珮者玉之帶也 或從人
●掉悔; 掉 指心躁動不安 悔 於所作之事心懷憂惱 此二者皆爲使心不安靜之煩惱
●世間禪定; 法華玄贊要集九 世間禪定者 卽有漏定也
'천태사교의'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93 (0) | 2020.10.12 |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92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90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89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88 (0) | 20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