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5권)

선문염송집 권5 제164칙(한문)

태화당 2021. 10. 9. 07:11

一六四馬祖因僧問 *離四句絶百非 請師直指西來意 師云 我今日無心情 汝去問取智藏 僧乃問藏 藏以手指頭云 我今日頭痛 不能爲汝說 汝去問取*海兄 僧去問海 海云 我到者裏 却不會 僧迴擧似師 師云 藏頭白海頭黑

 

雪竇顯頌 藏頭白海頭黑 明眼衲僧會不得 馬駒踏殺天下人 臨際未是白拈賊 離四句絶百非 天上人間唯我知

海印信頌 不知寶所問人覔 將寶示渠渠不識 指來指去問商人 不辨東西徒費力 依舊空迴自惆悵 踏破草鞋多少緉

天童覺頌 藥之作病 鑒乎前聖 病之作醫 必也其誰 白頭黑頭兮*克家之子 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 堂堂坐斷舌頭路 應笑*毗耶老古錐

東林揔頌 百非四句絶何言 黑白分明定正偏 師子窟中無異獸 驪龍行處浪滔天

白雲昺頌 *四句百非皆杜絶 *陽春白雪唱彌高 風淸月白無雲夜 誰把吹毛換寶刀

悅齋居士頌 這裏精魂用得靈 纖毫不動海山傾 若言無說爲*宗旨 蹉過雲山十萬程

蔣山泉拈 可憐馬祖三人 被者僧一時勘破 雖然如是 白雲乍可來靑嶂 明月難敎下碧天

法眞一拈 者僧鼻孔 被幾个*白拈了 猶自不知 只如馬祖西堂百丈 爲復是*推過 不爲他說 爲復別有道理 請試道看

香山良上堂擧此話云 謂之*頭明頭黑 忽然有人問*五峯 除却揚眉動目 四句百非外 答某甲祖師意 五峯向他道 答則答不得 有箇*短頭話子 說向你 昔日有一老僧 年過八十 髮白面皱 行步躘踵 將死不久 忽有僧問云 *師伯作麽生 老僧云 昔日少年今已老 見人無力下禪床

潙山喆拈 者僧與麽問 馬師與麽答 離四句絶百非 智藏海兄都不知 會麽 不見道 馬駒踏殺天下人

上方益拈 這兩箇病漢 從他說不得 海兄又患瘂 爭奈好事不如無

白雲演上堂擧此話云 馬大師無着慙惶處 只道得个藏頭白海頭黑 者僧將一擔矇瞳 換得个不會 若也*眼似流星 多少人*失錢遭罪

佛眼遠上堂擧此話云 大衆 說白道黑 理甚分明 諸人還見馬大師麽 久立 也大無端

蔣山勤上堂 僧問 離四句絶百非 請師直指西來意 馬大師爲什麽不與他說 師云 闍梨不妨具眼 進云 智藏道 問取海兄去 又作麽生 師云 爛泥裏有刺 百丈道 我到這裏却不會 意旨如何 師云 烏龜鑚破壁 進云 馬祖道 藏頭白海頭黑 又作麽生 師云 *塞外將軍令 進云 只如三尊宿 是答他話 是爲他說 師云 *一狀領過 進云 語帶玄而不露 *口欲談而辭喪 師云 猶有這葛藤在 進云 忽若截斷衆流 言詮不涉 又作麽生 師云 待我上山採拄杖 進云 這老和尙一點也謾他不得 師云 放過一着

又擧僧問馬大師問取智藏去 師着語云 錯 僧問藏問取海兄去 師云 錯 僧問海却不會 師云 錯 僧擧似馬大師海頭黑 師云 錯錯 復云 若是明眼漢 一擧便知落處 *白雲先師道 這僧擔一擔矇瞳 換得个不安樂 馬大師道藏頭白海頭黑 白雲拈云 *風后先生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只如山僧下五个錯 且道 落在什麽處 莫將閑學解 埋沒祖師禪

又小叅 僧問 離四句問取西堂去 此意如何 師云 三頭兩面 進云 僧問西堂 西堂云 我今日頭痛 問取海兄去 又作麽生 師云 同坑無異土 進云 僧問海 海云我到這裏却不會 又作麽生 師云 黑柒桶裏夜生光 進云 只如僧擧似馬祖 祖云藏頭白海頭黑 又作麽生 師云 不許外人知

白雲昺拈 人平不語 水平不流 者僧只知日裏點燈 且不知半夜潑墨 若也眼似流星 方見得*赤心片片

心聞賁拈 尊宿家箇箇有些*毛病 *就中是馬大師最甚 *瑞嵓恁麽道 忽有箇漢出來指定 大笑一聲 也好慙惶殺人

 

第一六四則; 此話出傳燈錄七 古尊宿語錄一 聯燈會要四

離四句絶百非; 拈頌說話云 四句百非者 海照頌云 强計眞常起有無 飜成十六性情麁 已起未起并三世 根本四句百不孤 筆削(起信論疏筆削記四)云 百非者 一異有無等四句明之 則一 非一 亦一 亦非一 異 非異 亦異 亦非異 有 非有 亦有 亦非有 無 非無 亦無 亦非無等 共成十六 過現未三世 各有十六 則共成四十八 已起未起亦各有四十八 則共成九十六 并根本四句 則却成百非也

海兄; 指百丈懷海 見下第一七七則

克家; 原意謂能擔荷家事 繼承父業之子 轉指能持守師敎門風之弟子 克 勝任 易 子克家 孔穎達疏 卽是子孫能克荷家事 故云子克家也 從容錄第六則 周易蒙卦 九二子克家 能荷家業也

毗耶老古錐; 指維摩詰

四句百非; 三論宗與禪宗 均常用此一語或槪念 以接引學人 所謂四句 通常指有 無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等四句 或指肯定 否定 部分肯定 部分否定 兩者均否定等 維摩經玄疏以爲四句之說有十種之多 百非則指百種之否定 如涅槃經二十一所說如來之涅槃 乃非有 非無 非有爲 非無爲 非有漏 非無漏 乃至非過去 非未來 非現在等種種之否定 故知四句百非 均爲基於一切判斷與論議之立場而設立之假名槪念 然佛敎之究極宗旨 乃在於超越此等假名槪念而達於言亡慮絶之境界 故禪林盛傳離四句絶百非之言

陽春白雪; 祖庭事苑三 陽春白雪 古樂府曲名也 唐顯慶二年(657) 太常上言 禮記家語云 舜彈五絃之琴 歌南風之詩 是知琴操曲弄 皆合於歌 又張華博物志云 白雪 是大帝(黃帝的尊稱)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曲名 又楚大夫宋玉 嘗對楚襄王云 客有歌於郢中者 其始曰下俚巴人 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其爲陽歌薤露 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爲陽春白雪 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而已 引商刻羽 雜以流徵 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 是以唱彌高 其和彌寡也 是知白雪琴曲 本宜合歌 以其調高 人和遂寡 自宋玉之後 未有能和者 五年呂才造琴歌白雪等曲 製歌辭 編入樂府

宗旨; 指經典與論書等之主要旨趣 與宗趣 宗要 宗體等 意義相同 於禪宗 則稱禪之要旨爲宗旨 亦稱宗風 宗趣 宗乘

白拈; 白拈賊 見上第2則白拈賊

推過; 過 助詞 用在動詞後

頭明; 明 疑白

五峯; 指香山蘊良自身

短頭話子; 卽短話也 頭與子助詞

師伯; 師之師兄 又稱年長者爲師伯

眼似流星; 喩指看破禪法的眼目如流星迅疾

失錢遭罪; 遺失金錢而又遭罪科 喩指厄難上更逢苦難

塞外將軍令; 史記一百二 唐(馮唐)對曰 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 跪而推轂曰 閫以內者 寡人制之 閫以外者 將軍制之 軍功爵賞皆決於外 歸而奏之

一狀領過; 謂以一紙令狀 同一處分衆人之罪 領 受也 接受 過 助詞

口欲談而辭喪; 夾科肇論序注(一卷 宋 曉月注)云 口欲譚而辭喪 心欲緣而慮忘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 非是無辯無心 辭辯俱不及也 心所分別亦忘耳

白雲先師; 指白雲守端 蔣山慧懃之嗣法師 見下第一四一一則

風后先生; 又作封后先生 意卽伶俐漢 封后 爲上古之人 黃帝嘗於夢中見之 後乃求之爲宰相 轉指能契機入理之伶俐師僧 釋氏稽古略一黃帝有熊氏 擧風后 力牧 犬山 稽常 先大 鴻得六相 而天地治神明至

赤心; 純眞之心 赤 喩純眞 如赤誠

毛病; 痼疾病 虛堂錄犂耕 毛病 八萬四千毛竅病也 蓋修禪人脫得生死畢 却爲佛病祖病見困醉 乃周徧八萬四千毛孔 行人到此直脫不得也 

就中; 就 代詞 相當于此 其

瑞嵓; 指心聞曇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