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20권)

선문염송집 권17 제686칙(한문)

태화당 2022. 1. 10. 07:57

六八六洞山因僧問 寒暑到來 如何迴避 師云 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僧云 如何是無寒暑處 師云 寒時寒殺闍梨 熱時熱殺闍梨

雪竇顯頌 *垂手還同萬仞崖 正偏何必在安排 瑠璃古殿照明月 忍俊韓獹空上堦

 

天童覺頌 一盤黑白互交羅 生殺其中細琢磨 樵人疑着當頭着 不覺腰閒爛

圜悟勤頌 盤走珠珠走盤 *偏中正*正中偏 羚羊掛角無蹤迹 獵狗遶林空*踧踖

長靈卓頌 偏中有正正中偏 流落人閒百萬年 幾度欲歸歸不得 門前依舊草芊芊

竹庵珪頌 寒時寒熱時熱 無寒暑處天然別 *綿州附子*漢州薑 打乃須是*幷州䥫 洞山老子不瞞人 親傳當面藏身訣

心聞賁頌 碧玉幢邊猶有月 水晶簾裏寂無人 乘閑偸臥*仙游枕 爛看*十洲三島春

松源頌 寒暑分明說向君 不容擬議辨踈親 匾擔驀折兩頭脫 擧目長空一笑新

知非子頌 有問寒暑 迴避何處 無處惘然 洞山一句 寒殺熱殺 平地無數

悅齋居士頌 三身報化俱現前 七佛威儀都漏洩 世人但見浪滔天 不解臨流數魚鼈

智海逸上堂擧此話云 諸禪德 好个無寒暑處 無壁*無落無門無戶 若人於此 安身立命 永劫無虞 其或未然 有寒暑兮促君壽 有鬼神兮妬君福

枯木成拈 衆中商量道 者僧問旣落偏 洞山答歸正位 其僧言中知旨 却入正來 洞山却從偏去 如斯商量 不唯謗讟先聖 亦乃屈沈自己 不見道 *聞衆生解 意下丹靑 目前雖美 久蘊成病 大凡行脚高士 欲窮此事 先須識取上祖正法眼藏 其餘佛祖言敎 是什麽熱椀鳴 雖然如是 敢問諸人 畢竟作麽生是無寒暑處 良久云 還會麽 玉樓巢*翡翠 金殿鏁鴛鴦

天童覺上堂擧此話云 若論此事 如兩家着碁相似 你不應我著 我則瞞汝去也 若恁麽體得 始會洞山意 天童不免下个注脚 裏頭看勿暑寒 *滄溟瀝得乾 我道巨鼇能俯拾 笑君沙際弄鈎竿

淨慈本問僧云 古人云 寒時寒殺闍梨 熱時熱殺闍梨 你道 不寒不熱底 是什麽人 僧無對 師代云 *金剛脚下䥫崑崙

眞淨文上堂擧此話云 大衆 若也會得 不妨神通遊戱 一切臨時 寒暑不相干 若也不會 且向寒暑裏經冬過夏 喝一喝

靈源淸上堂擧此話云 問處旣明 答還*不措 袖中付與連城璧 且道 這僧還識寒暑也未 明眼衲僧 試商量看

又上堂擧此話 連擧雪竇顯頌 師云 洞山言雪竇旨 今日爲君重擧起 寒時寒殺要知歸 永夜雪鋪明月裏

曹溪明上堂云 *梅雨初霽 炎蒸乍生 但得一念無私 自然諸緣頓息 *淸涼世界 在汝心中 向外馳求 轉增迷悶 不見僧問洞山熱殺闍梨 師云 洞山老人 一期酬對 縱奪可觀 點撿將來 翻成欺敵 *南山今日 別有一則語 布施大衆 如何是無寒暑處 四海五湖王化裏 靑山芳草日光中 拂子擊禪床

徑山杲上堂擧此話 連擧*僧問一老宿 時節恁麽熱 向什麽處迴避 宿云向鑊湯爐炭裏迴避 僧云鑊湯鑪炭裏如何迴避 宿云衆苦不能到 師云 二老宿 一人在寒暑裏垂手 一人在寒暑外垂手 寒暑裏垂手者 不見有寒暑之相 寒暑外垂手者 通身是寒暑 徑山與麽道 諸人還辨明得麽 若辨明得 南天台北五臺 若辨明不得 今日熱如昨日

牧庵忠拈 大衆 旣是無寒暑處 爲什麽 寒時寒殺熱時熱殺 洞山老漢 未能勦絶 所以掛人唇齒 衆中有商量道 渠無寒暑 或云喚什麽作寒暑 或云寒也不干他事 熱也不干他事 恁麽商量 盡落情識 忽有人問牧庵 寒暑到來 如何迴避 但向伊道 用迴避作什麽 或進語 爭奈卽今何 便與劈脊打 然雖如是 牧庵亦是停囚長智 後五日未免遭人撿點

白雲昺拈 明頭暗合 正去偏來 不假安排 悉皆據位 雖然如是 門庭施設則不無 入理深談則未在 且道 如何是入理深談底事 若非金色頭陁 有理也無雪處

寒嵓升上堂擧此話云 寒時寒殺熱時熱殺 利刀終不自割 酸酸甛甛 *辛辛辣辣 雖是死虵 解弄也活

 

第六八六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二十 五燈會元十三

垂手還同萬仞崖下; 碧巖錄第四十三則云 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 有垂手不垂手 若不出世目視雲霄 若出世便灰頭土面 目視雲霄卽是萬仞峯頭 灰頭土面卽是垂手邊事 有時灰頭土面卽在萬仞峯頭 有時萬仞峯頭卽是灰頭土面 其實入鄽垂手 與孤峯獨立一般 歸源了性與差別智無異 切忌作兩橛會 所以道 垂手還同萬仞崖 直是無爾湊泊處 正偏何必在安排 若到用時 自然如此 不在安排也 此頌洞山答處 後面道 琉璃古殿照明月 忍俊韓獹空上階 此正頌這僧逐言語走 洞下有此石女 木馬 無底籃 夜明珠 死蛇等十八般 大綱只明正位 如月照琉璃古殿 似有圓影 洞山答道 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其僧一似韓獹逐塊 連忙上階 捉其月影相似 又問 如何是無寒暑處 山云 寒時寒殺闍黎 熱時熱殺闍黎 如韓獹逐塊走到階上 又却不見月影 韓獹乃出戰國策 云 韓氏之獹駿狗也 中山之兔狡兔也 是其獹方能尋其兔 雪竇引以喩這僧也 只如諸人 還識洞山爲人處麼 良久云 討甚兔子

偏中正; 洞宗偏正五位之第二 五家宗旨纂要中洞宗偏正五位 偏中正 偏中正者 爲學人著於物象 滯在今時 則孤事而缺理 故立偏中正 舍事入理 攝用歸體 有語中無語也

正中偏; 洞宗偏正五位之第一 五家宗旨纂要中 正中偏 正位卽空界 本來無物 偏位卽色界 有萬象形 正中偏者 爲學人不知轉動 滯在劫外 則孤理而缺事 故立正中偏 背理就事 從體起用 無語中有語也

踧踖; 恭敬不安 形容坐立不安或徘徊不進貌

綿州; 今四川綿陽東 明一統志六十七四川成都府曰 綿州在府城東北三百六十里

漢州; 今四川省廣漢

幷州; 今四川省萬源

仙游枕; 枕名 然不知作何樣子

十洲; 見上第一八五則十洲

無落; 落 籬也

聞衆; 當作聞中 聯燈會要二十一夾山善會 示衆云 聞中生解 意下丹靑 目下卽美 久蘊成病

翡翠; 鳥名也 慧琳音義十六 翡翠 雄赤曰翡 雌靑曰翠 出鬱林南方 異物志云 翡大於鷰小於烏 腰身通黑 唯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 翠通身靑黃 唯六翮上毛長寸餘 其飛卽羽鳴翡翡翠翠 因以名焉

直下; 底本作直不 諸禪錄皆作直下

金剛脚下䥫崑崙; 謂金剛力士脚下之䥫崑崙兒 崑崙兒 又作崑崙奴 上已出

不措; 措 措置 擧措

梅雨; 梅 節候名 初夏時節江淮流域的雨季較長 正値梅子黃熟時期 故稱這一時期爲梅 或梅雨時節 字彙 梅 夏雨謂之梅雨

淸涼世界; 本爲淸涼山的別稱 因衆多菩薩住于此處 隱喩爲佛國 或佛與菩薩的世界

南山; 指曹溪明自身

僧問一老宿; 五燈會元十三曹山慧霞 僧侍立 師曰 道者可煞熱 曰 是 師曰 祇如熱向甚處回避 曰 向鑊湯鑪炭裏回避 師曰 祇如鑊湯鑪炭 又作麼生回避 曰 衆苦不能到

辛辛辣辣; 性情乖戾險毒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