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品云 聚會親族 卽自宣言 此實我子 我實其父 吾今所有皆是子有 付與家業 窮子歡喜得未曾有 此領何義 答卽般若之後次說法華 先已領知庫藏諸物 臨命終時 直付家業而已 譬前轉敎皆知法門 說法華時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授記作佛而已 次說大涅槃者 有二義 一爲未熟者 更說四敎具談*佛性 令具眞常入大涅槃 故名捃拾敎 二爲末代鈍根 於佛法中 起*斷滅見 夭傷慧命 亡失法身 設三種權 扶一圓實 故名*扶律談常敎 然若論時味 與法華同 論其部內 純雜小異 故文云 *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 前法華合此經 爲第五時也 問此經具四敎 與前方等部具說四敎 爲同爲異 答*名同義異 方等中四 圓則*初後俱知常 別則初不知後方知 *藏通則初後俱不知 涅槃中四 初後俱知
●開示悟入; 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使悟佛知見 入佛知見也 是顯佛出世本懷之語 法華經方便品 舍利弗 云何名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衆生開佛知見 使得淸淨故 出現於世 欲示衆生佛之知見故 出現於世 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 欲令衆生入佛知見道故 出現於世 舍利弗 是爲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授記; <梵> vyākaraṇa 梵云和伽羅那 此云授記 十二部經之一 佛對發心之衆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 後也指祖師對于弟子悟道弘法的預言 告誡 △華嚴經疏二十四 授記者 梵云和伽羅那 亦云記別 記者錄也 別謂分別 一記弟子生死因果 其文非一 二記菩薩當成佛事 如記彌勒
●佛性; 佛者覺悟也 一切衆生皆有覺悟之性 名爲佛性 性者不改之義也 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云性 △涅槃經二十七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涅槃經二十八 欲見佛性 應當觀察時節形色
●斷滅; 又作斷見 二見之一 爲常見之對稱 卽偏執世間及我終歸斷滅之邪見
●扶律談常敎; 四敎儀註彚補輔宏記二 [註] 扶律談常敎 釋籤(法華玄義釋籤)云 以彼經部 前後諸文 扶事說常 若末代中 諸惡比丘破戒 (戒門)說於如來無常 (乘門)及誦讀外典 則並無乘戒 失常住命 賴由此經扶律說常 則乘戒具足 故號此經爲贖常住命之重寶也
●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 涅槃經十四 譬如從牛出乳 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穌 從生穌出熟穌 從熟穌出醍醐 醍醐最上 若有服者 衆病皆除 所有諸藥 悉入其中 善男子 佛亦如是 從佛出生十二部經 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 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 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 猶如醍醐 言醍醐者 喻於佛性
●名同義異; 四敎儀科解上 俱云四敎卽名同也 知常等殊卽義異也
●初後云云; 四敎儀科解上 初謂初心 後卽後位 初後皆悉造境卽中 無非法界 故云圓則初後知常 別初不知卽初心也 後方知者 回向後心證道同也
●藏通則初後俱不知; 四敎儀科解上 藏通初後俱不知者 是界內敎 析體之空 空非佛性微玅之理 故此二敎俱不知常
'천태사교의'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33 (0) | 2020.10.11 |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32 (0) | 2020.10.11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30 (0) | 2020.10.11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29 (0) | 2020.10.11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28 (0) | 20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