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尊在*多子塔前 爲*人天說法 迦葉後到 世尊 遂*分座令坐一本云 分座令坐 以*金襴圍之 大衆*罔措
*佛印元頌 *靈山*會上親聞語 多子塔前重爲擧 當時一箇知是誰 無限淸風遍*寰宇
*定慧信頌 密傳分半座 正好*驀面唾 不伊麽且放過 子孫未免遭殃禍
圜悟勤示勝*首座*法語云 釋迦文 多子塔前分半座 已密授此*印 爾後拈花 是第二重*公案 至於付金襴 *雞足山中候*彌勒 是多少*節文也
●第四則; 五燈會元一 釋迦牟尼佛 世尊至多子塔前 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 以僧伽梨圍之 遂告曰 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 汝當護持 傳付將來 ▲雜阿含經(五十卷 宋 求那跋陁羅譯)四十一 爾時 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 告摩訶迦葉 善來 迦葉 於此半座 我今竟知誰先出家 汝耶 我耶 彼諸比丘 心生恐怖 身毛皆竪 並相謂言 奇哉 尊者 彼尊者摩訶迦葉 大德大力 大師弟子 請以半座 爾時 尊者摩訶迦葉 合掌白佛言 世尊 佛是我師 我是弟子 佛告迦葉 如是 如是 我爲大師 汝是弟子 汝今且坐 隨其所安
●多子塔; 見上第二則多子塔
●人天; 人趣與天趣 此是六道十界中之二界 皆爲迷妄之界 又指人與天神
●分座; 分座席之半 與他人竝坐 又寺院中首座或其他得道禪僧 由住持僧推擧 代替住持僧爲大衆說法 稱爲分座 ▲法華經四見寶塔品 爾時多寶佛 於寶塔中 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 而作是言 釋迦牟尼佛 可就此座
●金襴; 金襴衣 金縷織成之袈裟 又曰金色衣 金色㲲衣 黃金㲲衣 金縷袈裟 印度早已行之 佛母大愛道 上之於釋尊 其因緣散見諸經論 依賢愚經十二 佛母摩訶波闍波提 於佛出家後 手自紡織 作金色之㲲 旣見佛 喜發心髓 持奉如來 如來不受 告憍曇彌 使持其㲲往施衆僧 時波闍波提 重白佛言 自佛出家 心每思念 故手自紡織 規心俟佛 唯願垂愍受之 佛言 知母專心 欲以施我 然以恩愛心 則福不弘廣 若施衆僧 則得報將愈多 我知此事 故相勸 因使憍曇彌持其衣 施捨衆僧中 無欲取者 遂到彌勒前 彼受之被著 尋遊化於波羅奈 佛因授彌勒當來成佛之記云
●罔措; 罔知所措
●佛印元; 佛印了元 見上第二則金山元
●靈山; 靈鷲山也 梵語耆闍崛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 簡稱靈山 或稱鷲峰 靈嶽 山形似鷲頭 又以山中多鷲故名 如來嘗講法華等大乘經於此 ▲玄應音義六 耆闍崛山 或言伊沙崛山 或言揭梨馱羅鳩胝山 皆訛也 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 此譯云鷲臺 又云鷲峰 言此山旣栖鷲鳥 又類高臺也 舊譯云鷲頭 或云靈鷲者一義也 又言靈者仙靈也 按梵本無靈義 依別記云 此鳥有靈 知人死活 人欲死時 則群翔彼家 待其送林 則飛下而食 以能懸知 故號靈鷲也
●會上; 會座 上 表示範圍或方面 如書上 思想上 政治上
●靈山會上親聞語; 指世尊在靈山說法 拈花示衆 迦葉破顔微笑之事
●寰宇; 寰內 天下 全世界
●定慧信; 定慧超信 宋代臨濟宗僧 字海印 桂府(廣西桂林)人 琅邪慧覺法嗣 臨濟下七世 住蘇州定慧寺 工詩 [五燈會元十二 續傳燈錄七]
●驀面; 驀 當 正對着
●首座; 寺院參禪僧衆中居于首位者 又僧堂中居于首位的參禪僧 是禪寺職事僧之一 若僧堂分作前後兩堂 則分別設前堂首座與後堂首座 ▲大宋僧史略中 首座之名 卽上座也 居席之端 處僧之上 故曰也 尋唐世敕辯章 撿校修寺 宣宗賞其功 署三敎首座 (中略)次復經論之學 或置首座 三敎首座則辯章爲始也 ▲祖庭事苑八 首座 卽古之上座也 梵語悉替那 此云上座 此有三焉 集異足毘曇曰 一生年爲耆年 二世俗財名與貴族 三先受戒及證道果 古今立此位 皆取其年德幹局者充之 今禪門所謂首座者 卽其人也 必擇其己事已辨 衆所服從 德業兼備者充之 ▲百丈淸規四 前堂首座 表率叢林 人天眼目 分座說法 開鑿後昆
●法語; 卽說示正法之言語 又指佛陀之敎說
●印; 指佛祖之心印
●公案; 禪家應於佛祖所化之機緣 而提起越格之言語動作之垂示也 後人稱之名爲公案 又曰因緣 公案者 公府之公文 卽律令也 至嚴而不可犯者 可以爲法 可以斷是非 從上佛祖之垂示 是宗門之正令 以判迷悟者類之 故彼擬名公案 碧巖集 三敎老人序曰 祖敎之書謂之公案者 唱於唐而盛於宋 其來尙矣 二字乃世間法中吏牘語
●雞足山; <梵> Kukkuṭapāda-giri 同鷄足山 又作尊足山 狼足山 狼跡山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 乃摩訶迦葉入寂之地 ▲西域記九 高巒陗無極 深壑洞無涯 山麓谿澗 喬林羅谷 岡岑嶺嶂 繁草被巖 峻起三峰 傍挺絶崿 (中略)其後尊者大迦葉波 居中寂滅 不敢指言 故云尊足
●彌勒; <梵> Maitreya <巴> Metteyya 科註妙法蓮華經一 彌勒者 此云慈氏 思益云 若衆生見者 卽得慈心三昧 故名以慈氏 是菩薩現居知足內院 當來出興于堪忍 補釋迦之處 號彌勒世尊 於華林園內龍華樹下 而成正覺 智論三十四云 龍華初會度九十九億聲聞 第二會度九十六億聲聞 第三會度九十三億聲聞 ▲玄應音義二十二 波羅延 謂西域邑落名也 阿氏多 彌勒字也 或作阿嗜多 此云無勝 謂無人能勝也 舊言阿逸多訛也 ▲玄應音義二十五 梅怛麗藥 此云慈 卽舊云慈氏者也 慈有二因緣 一値慈佛發心 二初得慈心三昧 因以名焉 言彌勒或云梅任梨竝訛也
●節文; 謂模範的法則條文 節 準則 法度 文 法令 條文
'선문염송집주(5권)'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선문염송집 권1 제5칙(한문) (0) | 2021.09.01 |
---|---|
선문염송집 권1 제4칙(한글) (0) | 2021.08.31 |
선문염송집 권1 제3칙 (0) | 2021.08.31 |
선문염송집 권1 제2칙(주석3 한글) (0) | 2021.08.30 |
선문염송집 권1 제2칙(주석2 한글) (0) | 2021.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