천태사교의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36

태화당 2020. 10. 11. 15:03

此有三乘根性 初聲聞人依*生滅四諦敎 言四諦者 一*苦諦 二十五有*依正二報是 言二十五有者 *四洲*四惡趣*六欲 *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四洲四趣成八 六欲天幷梵王天成十五 四禪四空處成二十三 無想天及那含天成二十五) 別則二十五有 總則*六道生死 一地獄道 梵語捺洛迦 又語泥黎 此翻苦具 而言地獄者 此處在地之下 故言地獄 謂*八寒八熱等大獄 各有眷屬其類無數 其中受苦者 隨其作業各有輕重 經*數等 其最重處 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 經劫無量 作上品*五逆*十惡者 感此道身 二畜生道 亦云*旁生 此道遍在諸處 披毛戴角 鱗甲羽毛 四足多足 有足無足 水陸空行 互相吞噉 受苦無窮 愚癡貪欲作中品五逆十惡者 感此道身 三餓鬼道 梵語*闍黎哆 此道亦遍諸趣 有福德者 作山林塚廟神 無福德者 居不淨處 不得飲食 常受鞭打 塡河塞海 受苦無量 諂誑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惡 感此道身 四阿修羅道 此翻無酒 又無端正又無天 或在海岸海底宮殿嚴飾 常好鬪戰怕怖無極 在*因之時懷猜忌心 雖行*五常欲勝他故 作下品*十善 感此道身 五人道 四洲不同 謂*東弗婆提(壽二百五十歲) *南閻浮提(壽一百歲) *西瞿耶尼(壽五百歲) *北欝單越(壽一千歲命無中夭 聖人不出其中 卽*八難之一) 皆苦樂相間 在因之時行五常五戒 五常者 仁義禮智信 五戒者 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行中品十善 感此道身 六天道 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 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四天) *欲界六天者 一*四天王天(*須彌山) *忉利天(居須彌山頂 自有三十三天 已上二天單修上品十善 得生其中) *夜摩天 *兜率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已上四天空居 修上品十善 兼坐未到定 得生其中) *色界十八天分爲四禪 *初禪三天(*梵衆*梵輔*大梵) *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 *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遍淨) *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 已上三天*凡夫住處 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 *無想天*外道所居 *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 已上五天*第三果居處 上之九天離欲麁散 未出色籠故名色界 坐得禪定故得禪名) *無色界四天(*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 已上四天只有*四陰而無*色蘊 故得名也) 上來所釋 從地獄至非非想天 雖然苦樂不同 未免生而復死死已還生 故名生死 此是藏敎實有苦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