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云 *三獸度河 謂象馬兎也 喻斷惑不同故 又經云 諸法實相三乘皆得 亦不名佛 卽此敎也 此敎三乘*因同果異 證果雖異同斷見思 同出*分段 同證偏眞 然於菩薩中有二種 謂利鈍 鈍則但見*偏空不見不空 止成當敎*果頭佛 行因雖殊 果與藏敎齊 故言通前 若利根菩薩非但見空 兼見不空 不空卽中道 分二種 謂但不但 若見*但中別敎來接 若見*不但中圓敎來接 故言通後
●三獸度河; 同三獸渡河 以兎馬象三獸之渡河 比喩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 聲聞緣覺菩薩 以所證有深淺 猶如兎馬象三獸之渡河 兎渡則浮 馬渡及半 象乃澈底截流 △法華經玄義八下 三獸渡河 同入於水 三獸有强弱 河水有底岸 兎馬力弱 雖濟彼岸 浮淺不深 又不到底 大象力强 俱得底岸 三獸喩三人 水喩卽空 底喩不空 二乘智少 不能深求 喩如兎馬 菩薩智深 喩如大象 水軟喩空 同見於空 不見不空 底喩實相 菩薩獨到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
●因同果異; 四敎儀註彚補輔宏記七 [註] 三因大同 三果小異 異則習盡不等 同乃共觀卽空 不同三藏諦緣度別 △四敎儀註彚補輔宏記七 [記] 聲聞 見思前後各斷 支佛 頓斷見思 習猶未盡 菩薩正習俱盡 故證果小同
●分段; 四敎儀科解下 分段者 分段生死 三界六道 支分形段 △三藏法數三 二種生死[出唯識論] 一分段生死 分卽分限 段卽形段 謂六道衆生 隨其業力所感果報 身則有長有短 命則有壽有夭 而皆流轉生死 故名分段生死 二變易生死 因移果易 名爲變易 謂聲聞緣覺菩薩 雖離三界內分段生死 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 如初位爲因 後位爲果 又後位爲因 後後位爲果 以其因移果易 故名變易生死
●偏空; 指小乘所談之空理 以其所說之理 偏於空之一邊 故稱爲偏空 又作偏眞
●果頭; 修因得果 果在因之上 故謂爲果頭 與果上同
●但中; 不但中之對稱 天台四敎中別敎說三諦隔歷 於空假之外別立中道一理 稱爲但中 此但中之理 又作一理 別理 但理 對此 三觀圓融 卽空卽假卽中 則爲不但中 四敎之中 但中顯別敎中觀 不但中則詮圓敎中道 [法華經玄義二下 天台四敎儀]
●不但中; 但中之對稱 天台宗作空假中三諦之說 以雙遮雙照爲中道之實義 其中 觀卽空卽假卽中 卽三觀圓融 於空假二邊卽談中道 稱爲不但中 爲圓敎所詮之中道義理 觀此不但中之理 稱爲不但中觀 [法華玄義二之下 維摩經文疏二十一]
'천태사교의'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70 (0) | 2020.10.12 |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69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67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66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65 (0) | 20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