전등록 374

전등록 권1 제6조 미차가(彌遮迦)

第六祖彌遮迦者 中印度人也 旣傳法已遊化至北天竺國 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 歎曰 斯道人氣也 必有大士爲吾法嗣乃入城 於闤闠間有一人 手持酒器逆而問曰 師何方而來欲往何所 師曰 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曰識我手中物否 師曰 此是觸器而負淨者 曰師還識我否 師曰 我卽不識識卽非我 又謂曰 汝試自稱名氏 吾當後示本因 彼人說偈而答 我從無量劫 至于生此國 本姓頗羅墮 名字婆須蜜 師曰 我師提多迦說 世尊昔遊北印度 語阿難言 此國中吾滅後三百年有一聖人 姓頗羅墮 名婆須蜜 而於禪祖當獲第七 世尊記汝 汝應出家 彼乃置器禮師側立而言曰 我思往劫嘗作檀那 獻一如來寶坐 彼佛記我云 汝於賢劫釋迦法中宣傳至敎 今符師說 願加度脫 師卽與披剃復圓戒相 乃告之曰 正法眼藏今付於汝勿令斷絕 乃說偈曰 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師說偈已 入師子奮迅三昧 踊身虛空高七多羅樹 却復本坐化火自焚 婆..

전등록 2023.01.14

전등록 권1 제5조 제다가(提多迦)

第五祖提多迦者 摩伽陀國人也 初生之時父夢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 前有大山諸寶嚴飾 山頂泉涌滂沱四流 後遇毱多尊者 爲解之曰 寶山者吾身也 泉涌者法無盡也 日從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 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 尊者本名香衆 師因易今名焉 梵云提多迦 此云通眞量也 多迦聞師說已歡喜踊躍 而唱偈言 巍巍七寶山 常出智慧泉 迴爲眞法味 能度諸有緣 毱多尊者亦說偈曰 我法傳於汝 當現大智慧 金日從屋出 照耀於天地 提多迦聞師妙偈設禮奉持 後至中印度 彼國有八千大仙 彌遮迦爲首 聞尊者至率衆瞻禮 謂尊者曰 昔與師同生梵天 我遇阿私陀僊人授我僊法 師逢十力弟子修習禪那 自此報分殊塗已經六劫 尊者曰 支離累劫誠哉不虛 今可捨邪歸正以入佛乘 彌遮迦曰 昔阿私陀僊人授我記云 汝却後六劫 當遇同學獲無漏果 今也相遇非宿緣邪 願師慈悲令我解脫 尊者卽度出家命聖授戒 餘僊衆始生我慢 尊者示大神通 於是俱發菩提心一時..

전등록 2023.01.14

전등록 권1 제4조 우바국다(優波毱多)

第四祖優波毱多者 吒利國人也 亦名優波崛多 又名鄔波毱多 姓首陀 父善意 十七出家 二十證果 隨方行化至摩突羅國 得度者甚衆 由是魔宮震動 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 尊者卽入三昧觀其所由 波旬復伺便 密持瓔珞縻之于頸 及尊者出定 乃取人狗蛇三屍化爲華鬘 軟言慰諭波旬曰 汝與我瓔珞甚是珍妙 吾有華鬘以相酬奉 波旬大喜引頸受之 卽變爲三種臭屍蟲蛆壞爛 波旬厭惡大生憂惱 盡己神力不能移動 乃升六欲天告諸天王 又詣梵王求其解免 彼各告言 十力弟子所作神變 我輩凡陋何能去之 波旬曰 然則奈何 梵王曰 汝可歸心尊者卽能除斷 乃爲說偈令其迴向曰 若因地倒 還因地起 離地求起 終無其理 波旬受敎已 卽下天宮禮尊者足哀露懺悔 毱多告曰 汝自今去 於如來正法更不作嬈害否 波旬曰 我誓迴向佛道永斷不善 毱多曰 若然者汝可口自唱言歸依三寶 魔王合掌三唱 華鬘悉除乃歡喜踊躍 作禮尊者而說偈曰 稽首三昧尊 十力..

전등록 2023.01.14

전등록 권1 제3조 상나화수(商那和修)

第三祖商那和修者〈正宗記云 梵語商諾迦 此云自然服 以生時身自有衣也 洪覺範志林云 謂僧伽梨衣與雲巖同也 而傳燈曰自然服 卽西域九枝秀草名未詳〉 摩突羅國人也 亦名舍那婆斯 姓毘舍多 父林勝 母憍奢耶 在胎六年而生 梵云商諾迦 此云自然服 卽西域九枝秀草名也 若羅漢聖人降生則此草生於淨潔之地 和脩生時瑞草斯應 昔如來行化至摩突羅國 見一靑林枝葉茂盛 語阿難曰 此林地名優留茶 吾滅度後一百年 有比丘商那和脩 於此地轉妙法輪 後百歲果誕 和脩出家證道 受慶喜尊者法眼 化導有情及止此林 降二火龍歸順佛敎 龍因施其地以建梵宮 尊者化緣旣久思付正法 尋於吒利國得優波毱多以爲給侍 因問毱多曰 汝年幾耶 答曰 我年十七 師曰 汝身十七性十七耶 答曰 師髮已白 爲髮白耶 心白耶 師曰 我但髮白 非心白耳 毱多曰 我身十七 非性十七也 和脩知是法器 後三載遂爲落髮受具 乃告曰昔如來以無上法眼藏付囑迦葉 ..

전등록 2023.01.13

전등록 권1 제2조 아난(阿難)

第二祖阿難 王舍城人也 姓刹利帝 父斛飯王 實佛之從弟也 梵語阿難陀 此云慶喜 亦云歡喜 如來成道夜生因爲之名 多聞博達智慧無礙 世尊以爲總持第一 嘗所讚歎 加以宿世有大功德 受持法藏如水傳器 佛乃命爲侍者 後阿闍世王白言 仁者 如來迦葉尊勝二師皆已涅槃 而我多故悉不能覩 仁者 般涅槃時願垂告別 阿難許之 後自念言 我身危脆猶如聚沫 況復衰老豈堪長久 又念 阿闍世王與吾有約 乃詣王宮告之曰 吾欲入涅槃來辭耳 門者曰 王寢不可以聞 阿難曰 俟王覺時當爲我說 時阿闍世王夢中見一寶蓋 七寶嚴飾千萬億衆圍繞瞻仰 俄而風雨暴至吹折其柄 珍寶瓔珞悉墜於地 心甚驚異 旣寤 門者具白上事 王聞語已 失聲號慟哀感天地 卽至毘舍離城 見阿難在常河中流跏趺而坐 王乃作禮而說偈言 稽首三界尊 棄我而至此 暫憑悲願力 且莫般涅槃 時毘舍離王亦在河側 復說偈言 尊者一何速 而歸寂滅場 願住須臾間 而受於供養 爾時..

전등록 2023.01.13

전등록 권1 제1조 마하가섭(摩訶迦葉)

第一祖摩訶迦葉 摩竭陀國人也 姓婆羅門 父飮澤 母香志 昔爲鍛金師 善明金性使其柔伏 付法傳云 嘗於久遠劫中毘婆尸佛入涅槃後 四衆起塔 塔中像面上金色有少缺壞 時有貧女將金珠往金師所請飾佛面 旣而因共發願 願我二人爲無姻夫妻 由是因緣九十一劫身皆金色 後生梵天 天壽盡生中天摩竭陀國婆羅門家 名曰迦葉波 此云飮光勝尊 蓋以金色爲號也 繇是志求出家冀度諸有 佛言 善來比丘 鬚髮自除袈裟著體 常於衆中稱歎第一 復言 吾以淸淨法眼將付於汝 汝可流布無令斷絕 涅槃經云 爾時世尊欲涅槃時 迦葉不在衆會 佛告諸大弟子 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 爾時迦葉在耆闍堀山賓鉢羅窟 覩勝光明卽入三昧 以淨天眼觀見世尊 於熙連河側入般涅槃 乃告其徒曰 如來涅槃也 何其駛哉 卽至雙樹間悲戀號泣 佛於金棺內現雙足 爾時迦葉告諸比丘 佛已茶毘 金剛舍利非我等事 我等宜當結集法眼無令斷絕 乃說偈曰 如來弟子 且莫涅槃 得..

전등록 2023.01.13

전등록 권1 석가모니불(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 姓刹利 父淨飯天 母大淸淨妙 位登補處生兜率天上 名曰勝善天人 亦名護明大士 度諸天衆說補處行 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普耀經云 佛初生刹利王家 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 地涌金蓮華自然捧雙足 東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 分手指天地作師子吼聲 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 卽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也 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 年十九欲求出家 而自念言 當復何遇 卽於四門遊觀見四等事 心有悲喜而作思惟 此老病死終可厭離 於是夜子時有一天人 名曰淨居 於窓牖中叉手白太子言 出家時至可去矣 太子聞已心生歡喜 卽逾城而去 於檀特山中修道 始於阿藍迦藍處 三年學不用處定 知非便捨 復至欝頭藍弗處 三年學非非想定 知非亦捨 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 日食麻麥經于六年 故經云 以無心意無授行 而悉摧伏諸外道 先歷試邪法 示諸方便 發諸異見 令至菩提 故普集經云 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 成佛號天人師 ..

전등록 2023.01.12

전등록 권1 가섭불(迦葉佛)

迦葉佛〈賢劫第三尊〉 偈曰 一切衆生性淸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卽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長阿含經云 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婆羅門 姓迦葉 父梵德 母財主 居波羅柰城 坐尼拘律樹下 說法一會 度人二萬 神足二 一提舍 二婆羅婆 侍者善友 子集軍 ●尼拘律樹; Nyagrodha-vana 翻譯名義集三 尼拘律陀 又云尼拘盧陀 此云無節 又云縱廣 葉如此方柿葉 其果名多勒 如五升甁大 食除熱痰 摭華云 義翻楊柳 以樹大子小 似此方楊柳 故以翻之 宋僧傳云 譯之言易也 謂以所有 譯其所無 如拘律陀樹 卽東夏楊柳 名雖不同 樹體是一 가섭불(迦葉佛; 梵 Kāśyapa Buddha)〈賢劫第三尊〉 게왈(偈曰) 일체중생의 자성이 청정하여/ 본래로부터 무생이며 가히 멸함도 없다/ 곧 이 몸과 마음이 환생(幻生)이라/ 환화(幻化)의 가운데 죄복이 없다. 장아함경에 이르되..

전등록 2023.01.12

전등록 권1 구나함모니불(拘那含牟尼佛)

拘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尊〉 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長阿含經云 人壽三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婆羅門 姓迦葉 父大德 母善勝 居淸淨城 坐烏暫婆羅門樹下 說法一會 度人三萬 神足二 一舒槃那 二欝多樓 侍者安和 子道師 구나함모니불(拘那含牟尼佛; 梵 Kanakamuni)〈賢劫第二尊〉 게왈(偈曰) 부처가 몸을 보지 않으므로 이 부처인 줄 아나니/ 만약 실로 앎이 있으면 달리 부처가 없다/ 지자(智者)는 능히 죄성(罪性)이 공(空)한 줄 알므로/ 탄연(坦然)히 생사를 두려워하지 않는다. 장아함경에 이르되 사람의 수명이 3만 세였을 때 이 불타가 출세했다. 종(種)은 바라문이며 성은 가섭이다. 부(父)는 대덕(大德)이고 모(母)는 선승(善勝)이다. 청정성(淸淨城)에 거주하였으며 오잠바라문수(烏暫婆..

전등록 2023.01.12

전등록 권1 구류손불(拘留孫佛)

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一尊〉 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 長阿含經云 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婆羅門 姓迦葉 父禮得 母善枝 居安和城 坐尸利沙樹下 說法一會 度人四萬 神足二 一薩尼 二毘樓 侍者善覺 子上勝 ●婆羅門; brāhmaṇa 玄應音義十八 婆羅門 此言訛略也 應云婆羅賀磨拏 此義云承習梵天法者 其人種類自云 從梵天口生 四姓中勝 故獨取梵名 唯五天竺有 諸國卽無 經中梵志亦此名也 正言靜胤 言是梵天之苗胤也 ▲首楞嚴義疏注經二 婆羅門 此云梵志 或淨志 ●尸利沙; sirisa 梵語也 此翻爲吉祥 卽合昏樹也 俗名爲夜合樹也 [慧琳音義八] 구류손불(拘留孫佛; 梵 Krakucchanda)〈見在賢劫第一尊〉 게왈(偈曰) 몸을 보니 실체(實體)가 없음이 이 불신(佛身)이며/ 마음을 깨달으니(了) 환(幻)과 같음이 이..

전등록 2023.01.12

전등록 권1 비사부불(毘舍浮佛)

毘舍浮佛〈莊嚴劫第一千尊〉 偈曰 假借四大以爲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長阿含經云 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刹利 姓拘利若 父善燈 母稱戒 居無喻城 坐婆羅樹下 說法二會 度人一十三萬 神足二 一扶遊 二欝多摩 侍者寂滅 子妙覺 ●四大; 四大種之略稱 又稱四界 三藏法數十三 四大[出圓覺經] 四大者 謂人之身 攬外地水火風四大 而成內身四大 因對色香味觸四微 故稱爲四大也 一地大 地以堅礙爲性 謂眼耳鼻舌身等 名爲地大 若不假水 則不和合 經云 髮毛爪齒 皮肉筋骨等 皆歸於地是也 二水大 水以潤濕爲性 謂唾涕津液等 名爲水大 若不假地 卽便流散 經云 唾涕膿血 津液涎沫 痰淚精氣 大小便利 皆歸於水是也 三火大 火以燥熱爲性 謂身中煖氣 名爲火大 若不假風 則不增長 經云 煖氣歸火是也 四風大 風以動轉爲性 謂出入息及身動轉 名爲風大 此身動作 皆由風轉 經..

전등록 2023.01.11

전등록 권1 시기불(尸棄佛)

尸棄佛〈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 長阿含經云 人壽七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刹利 姓拘利若 父明相 母光耀 居光相城 坐分陀利樹下 說法三會 度人二十五萬 神足二 一名阿毘浮 二名婆婆 侍者忍行 子無量 ●聚沫; 聚集的泡沫 ●分陀利; puṇḍarīka 又作芬陀利 分陀利迦 分茶利迦等 此云白蓮華 五種蓮華之一 據大日經疏十五載 此花雪白如銀 光亮奪目 甚香甚大 多生於阿耨達池 人間少見 莖長一尺餘 花色形狀極類睡蓮 此花生於泥中而不爲泥所汚染 故經論中每以之比喩佛性法性之於煩惱 而不爲煩惱所汚染 另據法華經後序之說 此花未開敷時 稱爲屈摩羅 將凋謝時 稱爲迦摩羅 正開放時 稱爲芬陀利 시기불(尸棄佛; 梵 śikhin-buddha)〈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게왈(偈曰) 모든 선법(善法)을 일으킴은 본시(本是) ..

전등록 2023.01.11

전등록 권1 비바시불(毘婆尸佛)

毘婆尸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長阿含經云 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 種刹利 姓拘利若 父槃頭 母槃頭婆提 居槃頭婆提城 坐波波羅樹下 說法三會 度人三十四萬八千人 神足二 一名騫茶 二名提舍 侍者無憂 子方膺 ●莊嚴劫; 又作過去莊嚴劫 劫有大中小之三 現在之大劫曰賢劫 過去之大劫曰莊嚴劫 未來之大劫曰星宿劫 ●偈; 梵語偈陀(又作伽陀)的簡稱也 譯曰頌 定字數結四句者 不問三言四言乃至多言 要必四句 是佛家常用詩體 ●相; 漢語大字典 相 佛敎名詞 對性而言 佛敎把一切事物外現的形象狀態 稱之爲相 ●刹利; 刹帝利 此云地主 王種 略作刹利 乃印度四姓階級中之第二階級 地位僅次於婆羅門 乃王族 貴族 士族所屬之階級 釋尊卽出身此階級 ●神足; 猶高足 弟子之勝者曰高足 ●侍者; 伺候寺院主持僧 爲其服務的職事僧..

전등록 2023.01.11

전등록 권1 서칠불(敍七佛)

景德傳燈錄卷第一 底本 大正藏 第51冊 ●景德傳燈錄; 三十卷 宋代道原撰 略稱傳燈錄 爲中國禪宗史書之一 原題名爲佛祖同參集 本書集錄自過去七佛 及歷代禪宗諸祖五家五十二世 共一七○一人之傳燈法系 內容包括行狀 機緣等 其中附有語錄者九五一人 以宋眞宗景德元年(1004) 具表上進 竝奉敕入藏 故以景德名之 又以燈能照暗 法系相承 猶如燈火輾轉相傳 喩師資正法永不斷絶 故稱傳燈 本書硏究禪宗史之根本資料 卷首有楊億所撰之序 卷一卷二 敍述過去七佛與第一祖摩訶迦葉至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之傳法情形 卷三 敍述達摩 慧可 僧璨 道信 弘忍等東土五祖之傳法 卷四 敍述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旁出法系 牛頭禪 北宗禪 淨衆宗等法系 及牛頭法融 北宗之神秀 普寂等傳記 卷五 敍述慧能及慧能之法系 卷六 收錄馬祖道一及百丈懷海 卷七 收錄鵝湖大義及麻谷寶徹 卷八 列敍南泉普願等五十四人之傳 卷九 列百丈..

전등록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