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明*十地者 一歡喜(從此用中道觀 破一分無明 顯一分*三德 乃至*等覺 俱名聖種性) 此是見道位 又無功用位 百界作佛 *八相成道利益衆生 行五百由旬 初入實報無障閡土 初入寶所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焰慧地 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已上九地 地地各斷一品無明 證一分中道) 更斷一品入等覺位 亦名*金剛心 亦名*一生補處 亦名有上士 更破一品無明 入妙覺位 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 現圓滿報身 爲鈍根菩薩衆 轉無量四諦法輪 卽此佛也 有經論說 七地已前名有功用道 八地已上名無功用道 妙覺位但破一品無明者 總是約敎道說 有處說 初地斷見 從二地至六地斷思 與羅漢齊者 此乃借別敎位名 名通敎位耳 有云 三賢十聖住果報 唯佛一人居淨土 此借別敎名 明圓敎位也 如此流類甚衆 須細知當敎斷證之位 至何位 斷何惑 證何理 往判諸敎諸位 無不通達 略明別敎竟
●十地云云; 四敎儀科解下 地名能持 證中道地 能持衆善 故名地焉 捨凡入聖 四魔不動 到有無邊平等雙照 名歡喜地 法身般若解脫謂之三 常樂我淨謂之德 縱橫之三德也 聖位能生不改變 故名聖種性也 見中道故名見道也 不加功力任運流入 名無功用也 分身橫應百界度生名百界作佛也 若至二地千界作佛 三地已去 莫不皆悉十倍增之 一生兜率 二託胎 三住胎 四出胎 五出家 六成道 七轉法輪 八入涅槃 名八相也 若約生死處加實報土 若約煩惱更加無明 若約觀智更加中道 以此增前名五百也 修中道因稱實感報 依正不隔色心無礙 故名實報無障礙土也 分證寂光 名初入寶所也 以正無相入衆生界 同於虗空名離垢地 光慧信忍習佛之道 極淨明生 名發光地 此新譯也 舊飜第三謂之明地 發光卽明也 順無生忍 觀一切法 名?慧地 順忍修道 三界無明莫不皆空 名難勝地 上順諸法 觀於三世寂滅無二 名現前地 觀諸煩惱不有不無 常向上地 念念寂滅 名遠行地 以無生觀 捨於三界 名不動地 入於上觀 光光佛化無生忍道 名善慧地 瓔珞經中云玅慧地 玅卽善也 入中道觀 受佛職位 既同眞如 亦等法界 玅雲普覆 名法雲地 一分中道一點在上縱也 般若解脫二點在下橫也 前云三德今云中道 縱橫互現耳
●三德; 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二般若德 三解脫德 此三者 各有常樂我淨之四德 故名三德 而此三德 不一不異 不縱不橫 如伊字之三點 首羅之三目 稱爲大涅槃之祕密藏
●等覺; 四敎儀科解下 等覺位亦名無垢地 過十地解 入百千三昧 照一相無相 寂滅無爲 望于玅覺 猶有一等 比下名覺 故名等覺 更有一品無明塵垢 雖有如無 故名無垢 △華嚴經略策 言等覺者 已超十地 等於妙覺 約等妙覺 亦名如來 雖等而修 亦名菩薩 又云 朗然大悟 離覺所覺 故名妙覺 △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 言等覺位者 等者相似義 此位所作 皆似佛果 故名等覺 覺者佛果勝智也 言妙覺者 妙者最勝之義 二乘所得菩提涅槃 非最勝妙 唯佛獨能所作皆辦功德最勝 故名妙覺
●八相成道; 又作八相示現 乃佛陀一生之化儀 總爲八種相 八相 經論所說存沒不同 祖庭事苑七 八相 一受胎 二降生 三處宮 四出家 五成佛 六降魔 七說法 八涅盤
●金剛心; 比喩信心堅固不動 猶如金剛之堅硬 例如菩薩之大心堅固不動 稱爲金剛心 [大智度論四十五]
●一生補處 亦名有上士; 四敎儀科解下 有一生在 未全損之 名爲一生 過此之後 卽補果佛玅覺之處 名爲補處 更有玅覺上位可登 名有上士
●蓮華藏世界; 諸佛報身之淨土也 爲寶蓮華所成之土 故名 略曰華藏世界 釋迦之華藏 華嚴經所說是也 彌陀之華藏 觀經所說之極樂是也 大日之華藏 大日經胎藏界密嚴經之密嚴國是也
'천태사교의'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80 (0) | 2020.10.12 |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79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77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76 (0) | 2020.10.12 |
천태사교의(天台四敎儀) 75 (0) | 20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