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永嘉*玄覺大師 到曺溪 振*錫擕缾 遶祖三匝 祖云 夫沙門者 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大德自何方而來 生大我慢 師曰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祖曰 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師曰 體則無生 了本無速 祖曰 如是如是 師方具威儀叅禮 須臾告辭 祖曰 返大速乎 師曰 本自非動 豈有速耶 祖曰 誰知非動 曰 仁者自生分別 祖曰 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 無生豈有意耶 祖曰 無意誰當分別 曰 分別亦非意 祖歎曰 善哉善哉有本大同小異
法眞一頌 永嘉萬里到曺溪 三拜云何略不施 却遶禪牀三匝後 卓然振錫底威儀
曺溪明頌 曺溪未到有何疑 月面堂堂更是誰 一宿已成歸計晩 不干盧老擧鞭遲
知非子頌 生死一事大 證了不復住 一宿留曺溪 長歌出門去
雪竇顯擧此話 至生大我慢 師便喝云 當時若下得者一喝 免見龍頭虵尾 又再擧遶禪牀三匝振錫一下 卓然而立 代祖師云 未到曺溪 與爾三十棒了也
南明泉上堂擧此話云 諸仁者 此箇公案盡道 玄覺與六祖 君臣道合 水乳相投 還端的也未 南明道 大小祖師龍頭虵尾 今日已是惜口不得 爲諸人重擧一徧 遶師三匝振錫而立 諸仁者 還見祖師麽 若向者裏見得 不止*淨光塔下 盡十方世界刹刹塵塵 皆見祖師 若也未見 山僧爲你指出 乃拈起拄杖云 看看 *劈面風寒 忙忙江上客 收取釣魚竿 擊法座一下
●第一二二則; 六祖壇經云 永嘉玄覺禪師 溫州戴氏子 少習經論 精天台止觀法門 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 偶師弟子玄策相訪 與其劇談 出言暗合諸祖 策云 仁者得法師誰 曰 我聽方等經論 各有師承 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 未有證明者 策云 威音王已前卽得 威音王已後 無師自悟 盡是天然外道 曰 願仁者爲我證據 策云 我言輕 曹溪有六祖大師 四方雲集 並是受法者 若去 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 繞師三匝 振錫而立(云云)
●玄覺; (665-713) 唐代僧 溫州永嘉(位於浙江)人 俗姓戴 字明道 號永嘉玄覺 八歲出家 博探三藏 尤通天台止觀 後於溫州龍興寺側巖下自構禪庵 獨居硏學 常修禪觀 偶因左溪玄朗之激勵 遂起遊方之志 與東陽玄策共遊方尋道 至韻陽時 謁曹溪慧能 與慧能相問答而得其印可 慧能留之一宿 翌日卽歸龍興寺 時人稱之一宿覺 其後 學者輻湊 號眞覺大師 玄朗贈書招之山棲 師覆書辭退 先天二年(713. 一說開元二年 或先天元年)十月十七日 趺坐入寂 世壽四十九 賜諡無相大師 塔曰淨光 著證道歌一篇 梵僧傳歸天竺 彼皆欽仰目爲東土大乘經 又著禪宗悟修圓旨十篇 及觀心十門 永嘉集十卷 並盛傳于世 [宋高僧傳八 佛祖歷代通載十三 佛祖統紀十 傳燈錄五 五燈會元二]
●錫; 錫杖 梵語隙棄羅 喫棄羅 又作聲杖 有聲杖 智杖 德杖 鳴杖 金錫 比丘十八物之一 ▲翻譯名義集七 隙棄羅 此云錫杖 由振時作錫錫聲故 十誦名聲杖 錫杖經又名智杖 亦名德杖 彰智行功德故 聖人之幖幟 賢士之明記道法之幢 根本雜事云 比丘乞食 深入長者之家 遂招譏謗 比丘白佛 佛云 可作聲警覺 彼卽呵呵作聲喧鬧 復招譏毁 佛制不聽 遂拳打門 家人怪問 何故打破我門 默爾無對 佛言 應作錫杖 苾芻不解 佛言 杖頭安鐶圓如醆口 安小鐶子 搖動作聲而爲警覺 動可一二 無人聞時 卽須行去 五百問論 持錫有多事 能警惡蟲毒獸等 義淨云 錫杖都有三分 上分是錫 中木 下或牙角也 若二股六鐶是迦葉佛製 若四股十二鐶是釋迦佛製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爲佛弟子持守日常威儀之作法 坐作進退有威德儀則 稱爲威儀 比丘所應持守之二百五十戒 配以行住坐臥四威儀 合爲一千戒 循轉三世(一說三聚淨戒) 卽成三千威儀 再配以身口七支(殺 盜 淫 兩舌 惡口 妄言 綺語) 貪瞋癡三毒及等分等四種煩惱 共成八萬四千 諸經擧其大數 但稱八萬細行 淨心誡觀法以小乘大乘之不同著眼 而謂菩薩戒有八萬威儀 聲聞戒有三千威儀 又八宗綱要上謂 僧戒與尼戒不同 僧有二百五十戒 卽三千威儀 六萬細行 尼有三百四十戒 卽八萬威儀 十二萬細行 考諸文獻 最早採用三千威儀之名目者 卽中庸之優優大哉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楞嚴經文句五 法華三大部補注十一 大藏法數六十八]
●淨光塔; 永嘉塔名也 佛祖統紀十禪師玄覺章曰 賜諡無相大師 塔曰淨光
●劈面; 劈 冲著 正對著
'선문염송집주(5권)'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선문염송집 권4 제123칙(한문) (0) | 2021.10.02 |
---|---|
선문염송집 권4 제122칙(한글) (0) | 2021.10.01 |
선문염송집 권4 제121칙 (0) | 2021.10.01 |
선문염송집 권4 제120칙 (0) | 2021.10.01 |
선문염송집 권4 제119칙 (한글) (0) | 2021.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