전체 글 16753

전등록 권5 행사선사(行思禪師) 04

荷澤神會來參 師問曰 什麽處來 會曰 曹谿 師曰 曹谿意旨如何 會振身而已 師曰 猶滯瓦礫在 曰和尙此間莫有眞金與人否 師曰 設有與汝向什麽處著〈玄沙云 果然 雲居錫云 只如玄沙道果然 是眞金是瓦礫〉 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廬陵米作麽價 師旣付法石頭 唐開元二十八年庚辰十二月十三日 陞堂告衆跏趺而逝 僖宗諡弘濟禪師歸眞之塔 ●廬陵; 位於江西省 乃著名之良米産地 하택신회(荷澤神會)가 내참(來參)했다. 스님이 문왈(問曰) 어느 곳에서 오느냐. 신회가 가로되 조계(曹谿)입니다. 사왈 조계의 의지(意旨)가 무엇이냐. 신회가 몸을 진동(振動)할 따름이었다. 사왈 아직(猶) 와력(瓦礫)에 체재(滯在)하는구나. 가로되 화상의 차간(此間)에 진금(眞金)이 있어 사람에게 주지 않습니까. 사왈 설사 있어 너에게 준다 하더라도 어느 곳(什麽處)에 두겠는..

전등록 2023.02.16

전등록 권5 행사선사(行思禪師) 03

師令希遷持書與南嶽讓和尙曰 汝達書了速迴 吾有箇鈯斧子 與汝住山 遷至彼未呈書 便問 不慕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 讓曰 子問太高生 何不向下問 遷曰 寧可永劫沈淪 不慕諸聖解脫 讓便休 遷迴至靜居 師問曰 子去未久送書達否 遷曰 信亦不通書亦不達 師曰 作麽生 遷擧前話了 却云 發時蒙和尙許鈯斧子 便請取 師垂一足 遷禮拜 尋辭往南嶽〈玄沙云 大小石頭和尙 被讓師推倒 至今起不得〉 ●鈯斧子; 禪門拈頌集第一四九則 拈頌說話云 鈯斧子者 從上來相傳相受底住山家具 鈯 鈍也 其來尙(久也)矣故鈍也 ●己靈; 自己的靈妙的機用 ●太高生; 太 表示程度過分 相當于甚 生 語助辭 相當于然或樣字 ●永劫; 永遠之劫 卽無限長久之時間 劫 梵語劫波 劫跛 劫簸 羯臘波 此云分別時分 分別時節 長時 大時 時 原爲古代印度婆羅門敎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佛敎沿之 而視之爲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 故經論中多以..

전등록 2023.02.16

전등록 권5 행사선사(行思禪師) 02

六祖將示滅 有沙彌希遷〈卽南嶽石頭和尙也〉問曰 和尙百年後 希遷未審當依附何人 祖曰 尋思去 及祖順世 遷每於靜處端坐寂若忘生 第一坐問曰 汝師已逝空坐奚爲 遷曰 我稟遺誡故尋思爾 第一坐曰 汝有師兄行思和尙 今住吉州 汝因緣在彼 師言甚直汝自迷耳 遷聞語便禮辭祖龕 直詣靜居 師問曰 子何方而來 遷曰 曹谿 師曰 將得什麽來 曰 未到曹谿亦不失 師曰 恁麽用去曹谿作什麽 曰若不到曹谿爭知不失 遷又問曰 曹谿大師還識和尙否 師曰 汝今識吾否 曰識又爭能識得 師曰 衆角雖多一麟足矣 遷又問 和尙出嶺多少時 師曰 我却不知 汝早晩離曹谿 曰希遷不從曹谿來 師曰 我亦知汝去處也 曰和尙幸是大人莫造次 他日師復問遷 汝什麽處來 曰曹谿 師乃擧拂子曰 曹谿還有這箇麽 曰非但曹谿 西天亦無 師曰 子莫曾到西天否 曰若到卽有也 師曰 未在 更道 曰和尙也須道取一半 莫全靠學人 師曰 不辭向汝道 恐已後..

전등록 2023.02.16

전등록 권5 행사선사(行思禪師) 01

吉州靑原山行思禪師 本州安城人也 姓劉氏 幼歲出家 每群居論道師唯默然 後聞曹谿法席乃往參禮 問曰 當何所務卽不落階級 祖曰 汝曾作什麽 師曰 聖諦亦不爲 祖曰 落何階級 曰聖諦尙不爲 何階級之有 祖深器之 會下學徒雖衆師居首焉 亦猶二祖不言少林謂之得髓矣 一日祖謂師曰 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 衣以表信 法乃印心 吾今得人何患不信 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 況乎後代爭競必多 衣卽留鎭山門 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師旣得法 住吉州靑原山靜居寺 ●靑原山; 禪書或稱淸源山 位於江西廬陵(今吉安)東南十五公里處 又稱靑原安隱山 六祖慧能法嗣行思禪師(?-740) 嘗於此山開創靜居寺 北宋治平三年(1066)受賜安隱寺之額 至淸太宗崇德年間(1636-1643)恢復舊名 元末燒燬 明末復修爲叢林 於今尙存 [大明一統志四十六 大淸一統志二四九 靑原山志略] ●師資; 慧琳音義五十 師資 師徒也 資 用也..

전등록 2023.02.15

전등록 권5 인종화상(印宗和尙)

廣州法性寺印宗和尙者吳郡人也 姓印氏 從師出家精涅槃大部 唐咸亨元年抵京師 勅居大敬愛寺 固辭往蘄春謁忍大師 後於廣州法性寺講涅槃經 遇六祖能大師始悟玄理 以能爲傳法師 又採自梁至唐諸方達者之言 著心要集盛行于世 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終于會稽山妙喜寺 壽八十有七 會稽王師乾立塔銘焉 ●銘; 祖庭事苑四 銘 釋名曰 銘 名也 記銘其功也 選注云 銘則述其功 美使可稱也 광주(廣州) 법성사(法性寺) 인종화상(印宗和尙)이란 자는 오군(吳郡; 江蘇吳縣) 사람이며 성은 인씨(印氏)다. 스승을 좇아 출가하여 열반대부(涅槃大部)에 정통(精通)했다. 당(唐) 함형(咸亨) 원년(670) 경사(京師)에 이르자(抵) 칙명으로 대경애사(大敬愛寺)에 거주케 했으나 고사(固辭)하고 기춘(蘄春)에 가서 홍인대사(弘忍大師)를 참알(參謁)했고 후에 광주(廣州) 법성사(法性..

전등록 2023.02.15

전등록 권5 지도선사(志道禪師)

廣州志道禪師者南海人也 初參六祖曰 學人自出家 覽涅槃經僅十餘載 未明大意 願和尙垂誨 祖曰 汝何處未了 對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於此疑惑 祖曰 汝作麽生疑 對曰 一切衆生皆有二身 謂色身法身也 色身無常有生有滅 法身有常無知無覺 經云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者 未審是何身寂滅何身受樂 若色身者 色身滅時 四大分散全是苦 苦不可言樂 若法身寂滅 卽同草木瓦石 誰當受樂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 五蘊是生滅之用 一體五用生滅是常 生則從體起用 滅則攝用歸體 若聽更生 卽有情之類不斷不滅 若不聽更生 卽永歸寂滅 同於無情之物 如是則一切諸法 被涅槃之所禁伏 尙不得生何樂之有 祖曰 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 而議最上乘法 據汝所解 卽色身外別有法身 離生滅求於寂滅 又推涅槃常樂 言有身受者 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 汝今當知 佛爲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爲自體相 分別一切法爲外塵相 好生惡死念..

전등록 2023.02.15

전등록 권5 지상선사(智常禪師)

信州智常禪師者本州貴谿人也 髫年出家志求見性 一日參六祖 祖問 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師曰 學人近往洪州建昌縣白峯山 禮大通和尙 蒙示見性成佛之義 未決狐疑 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謁和尙 伏願垂慈攝受 祖曰 彼有何言句 汝試擧似於吾 與汝證明 師曰 初到彼三月未蒙開示 以爲法切故 於中夜獨入方丈禮拜哀請 大通乃曰 汝見虛空否 對曰見 彼曰 汝見虛空有相貌否 對曰 虛空無形有何相貌 彼曰 汝之本性猶如虛空 返觀自性了無一物可見 是名正見 無一物可知 是名眞知 無有靑黃長短 但見本源淸淨覺體圓明 卽名見性成佛 亦名極樂世界 亦名如來知見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 乞和尙誨示令無凝滯 祖曰 彼師所說猶存見知 故令汝未了 吾今示汝一偈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見 師聞偈已心意豁然 乃述一偈曰 無端起知解 ..

전등록 2023.02.14

전등록 권5 지철선사(志徹禪師)

江西志徹禪師者江西人也 姓張氏 名行昌 少任俠 自南北分化 二宗主雖亡彼我 而徒侶競起愛憎 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爲第六祖 而忌能大師傳衣爲天下所聞 然祖是菩薩預知其事 卽置金十兩於方丈 時行昌受北宗門人之囑 懷刃入祖室將欲加害 祖舒頸而就 行昌揮刃者三都無所損 祖曰 正劍不邪邪劍不正 只負汝金不負汝命 行昌驚仆 久而方甦求哀悔過 卽願出家 祖遂與金云 汝且去 恐徒衆翻害於汝 汝可他日易形而來 吾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 終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一日憶祖之言 遠來禮覲 祖曰 吾久念於汝 汝來何晩 曰昨蒙和尙捨罪 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於深恩 其唯傳法度生乎 弟子嘗覽涅槃經 未曉常無常義 乞和尙慈悲略爲宣說 祖曰 無常者 卽佛性也 有常者 卽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尙所說大違經文也 祖曰 吾傳佛心印 安敢違於佛經 曰經說佛性是常 和尙却言無常 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 和尙却言是常 此卽相違 令學人..

전등록 2023.02.14

전등록 권5 지통선사(智通禪師) 02

師曰 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祖曰 旣會三身便明四智 何更問邪 若離三身別譚四智 此名有智無身也 卽此有智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淸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者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轉識爲智者 敎中云 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 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 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 雖六七因中轉 五八果上轉 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師禮謝以偈贊曰 三身元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 守住匪眞精 妙言因師曉 終亡污染名 ●四智; 翻譯名義集五 佛地經明四智 一大圓鏡智者 如依圓鏡 衆像影現 如是依止如來智鏡 諸處境識衆像影現 二平等性智者 證得一切領受緣起 平等法性 圓滿成故 三妙觀察智者 住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無礙辯才 說諸妙法故 四成所作智者 勤身化業 示現種種 摧伏諸伎引諸衆生 令入聖敎成解..

전등록 2023.02.13

전등록 권5 지통선사(智通禪師) 01

壽州智通禪師者壽州安豐人也 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 禮師求解其義 祖曰 三身者 淸淨法身汝之性也 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 卽名有身無智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 卽名四智菩提 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爲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諦信; 確信 虔誠地相信 수주(壽州) 지통선사(智通禪師)란 자는 수주 안풍(安豐) 사람이다. 처음 릉가경(楞伽經)을 약 천 여 편(遍; 回) 보았으나 삼신사지(三身四智)를 이회(理會)하지 못해 조사를 예알(禮謁)하고 그 뜻을 해석함을 구했다. 조왈(祖曰) 3신(身)이란 것은 청정법신(淸淨法身)은 너의 성(性)이며 원만보산(圓滿報身)은 너의 지(智)며 천백억화신(千百億化身)은 너의 행(行)이다. 만약 본성(本性)을 여의고 달리 ..

전등록 2023.02.13

전등록 권5 법달선사(法達禪師) 03

師聞偈再啓曰 經云 諸大聲聞乃至菩薩 皆盡思度量 尙不能測於佛智 今令凡夫但悟自心 便名佛之知見 自非上根未免疑謗 又經說三車 大牛之車與白牛車如何區別 願和尙再垂宣說 祖曰 經意分明 汝自迷背 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 患在度量也 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佛本爲凡夫說不爲佛說 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 殊不知坐却白牛車 更於門外覓三車 況經文明向汝道 無二亦無三 汝何不省 三車是假爲昔時故 一乘是實爲今時故 只敎汝去假歸實 歸實之後實亦無名 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 更不作父想 亦不作子想 亦無用想 是名持法華經 從劫至劫手不釋卷 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師旣蒙啓發踊躍歡喜 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 曹谿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祖曰 汝今後方可名爲念經僧也 師從此領玄旨 亦不輟誦持 ●火宅; 三界之生死 譬如火宅也 ▲法華經譬喩品 三界無安..

전등록 2023.02.13

전등록 권5 법달선사(法達禪師) 02

師聞偈悔過曰 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 惟願和尙大慈 略說經中義理 祖曰 汝念此經以何爲宗 師曰 學人愚鈍 從來但依文誦念 豈知宗趣 祖曰 汝試爲吾念一遍 吾當爲汝解說 師卽高聲念經 至方便品 祖曰止 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爲宗 縱說多種譬喻 亦無越於此 何者因緣 唯一大事 一大事卽佛知見也 汝愼勿錯解經意 見他道 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 我輩無分 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 彼旣是佛已具知見 何用更開 汝今當信 佛知見者 只汝自心更無別體 蓋爲一切衆生自蔽光明 貪愛塵境 外緣內擾甘受驅馳 便勞他從三昧起 種種苦口勸令寢息 莫向外求 與佛無二 故云開佛知見 汝但勞勞執念謂爲功課者 何異犛牛愛尾也 師曰 若然者但得解義 不勞誦經耶 祖曰 經有何過豈障汝念 只爲迷悟在人損益由汝 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久不明己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卽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義理; 言論或文章的..

전등록 2023.02.13

전등록 권5 법달선사(法達禪師) 01

洪州法達禪師者洪州豐城人也 七歲出家誦法華經 進具之後來禮祖師頭不至地 祖呵曰 禮不投地何如不禮 汝心中必有一物 蘊習何事耶 師曰 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祖曰 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 不以爲勝則與吾偕行 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 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卽生 亡功福無比 祖又曰 汝名什麽 對曰 名法達 祖曰 汝名法達 何曾達法 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爲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洪州; 江西南昌縣之通稱 隋初稱洪州 煬帝改豫章郡 唐代復名洪州 五代稱南昌縣 宋代名新建縣 ●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 七卷或八卷 略稱妙法華經 法華經 漢譯妙法蓮華經有六種 現存者三種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286)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八品(406) 隋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601) 홍주(洪州)..

전등록 2023.02.13

전등록 권5 지황선사(智隍禪師)

河北智隍禪師者 始參五祖法席 雖甞咨決而循乎漸行 後往河北結庵長坐 積二十餘載不見惰容 及遇六祖門人策禪師遊歷于彼 激以勤求法要 師遂捨庵往參六祖 祖愍其遠來便垂開抉 師於言下豁然契悟 前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 其夜河北檀越士庶忽聞空中有聲曰 隍禪師今日得道也 後迴河北開化四衆 하북 지황선사(智隍禪師)란 자는 처음 5조의 법석(法席)에 참예했고 비록 일찍이 자결(咨決; 물어 決擇)했으나 점행(漸行)을 따랐다(循). 후에 하북으로 가서 결암(結庵)하고 장좌(長坐)했는데 20여 재(載)를 쌓으면서 게으른 모습(惰容)을 보이지 않았다. 및 6조의 문인 책선사(策禪師)가 거기에 유력(遊歷)하여 격려(激勵)하며 법요를 근구(勤求)하게 하자 스님이 드디어 사암(捨庵)하고 6조에게 왕참(往參)했다. 6조가 그 원래(遠來)를 불쌍히 여겨 바로 개결..

전등록 2023.02.12

전등록 권5 효료선사(曉了禪師)

匾檐山曉了禪師者傳記不載 唯北宗門人忽雷澄撰塔碑盛行于世 略曰 師住匾檐山 法號曉了 六祖之嫡嗣也 師得無心之心 了無相之相 無相者森羅眩目 無心者分別熾然 絕一言一響 響莫可傳傳之行矣 言莫可窮窮之非矣 師自得無無之無不無於無也 吾今以有有之有不有於有也 不有之有去來非增 不無之無涅槃非減 嗚呼 師住世兮曹谿明 師寂滅兮法舟傾 師譚無說兮寰宇盈 師示迷徒兮了義乘 匾擔山色垂茲色 空谷猶留曉了名 ●嫡嗣; 正宗正統的法嗣 嫡 指正宗正統 ●嗚呼; 祖庭事苑五 西漢注 嗚呼 或作於戲 或作烏虛 或烏呼者 義皆同 蓋嘆聲也 俗之讀者 隨字而別文 曲爲解釋 云有吉凶善惡之殊 是不通其大旨也 義例具詩及尙書 不可一一徧擧之 ●寰宇; 寰內 天下 全世界 편담산(匾檐山) 효료선사(曉了禪師)란 자는 전기(傳記)가 실리지 않았다. 오직 북종(北宗)의 문인(門人) 홀뢰징(忽雷澄)이 찬(..

전등록 2023.02.12

전등록 권5 지성선사(志誠禪師)

吉州志誠禪師者吉州太和人也 少於荊南當陽山玉泉寺奉事神秀禪師 後因兩宗盛化 秀之徒衆往往譏南宗曰 能大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 秀曰 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 吾不如也 且吾師五祖親付衣法 豈徒然哉 吾所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 汝等諸人 無滯於此 可往曹谿質疑 他日迴復還爲吾說 師聞此語禮辭至韶陽 隨衆參請不言來處 時六祖告衆曰 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 師出禮拜具陳其事 祖曰 汝師若爲示衆 對曰 常指誨大衆 令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祖曰 住心觀靜是病非禪 長坐拘身於理何益 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元是臭骨頭 何爲立功過 師曰 未審大師以何法誨人 祖曰 吾若言有法與人 卽爲誑汝 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 聽吾偈曰 一切無心自性戒 一切無礙自性慧 不增不退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師聞偈悔謝 卽誓依歸 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眞如 法還不淨 祖然之 尋迴玉泉 ●上乘; 又云上衍 大乘之異名..

전등록 2023.02.12

전등록 권5 법해선사(法海禪師)

韶州法海禪師者曲江人也 初見六祖問曰 卽心卽佛願垂指喻 祖曰 前念不生卽心 後念不滅卽佛 成一切相卽心 離一切相卽佛 吾若具說窮劫不盡 聽吾偈曰 卽心名慧 卽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淸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信受 以偈贊曰 卽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壇經云 門人法海者卽禪師是也〉 ●窮劫; 無窮之劫 極言時間之遙遠 소주(韶州) 법해선사(法海禪師)란 자는 곡강(曲江) 사람이다. 6조를 초견(初見)하여 문왈(問曰) 즉심즉불(卽心卽佛)을 원컨대 지유(指諭; 指示하고 曉諭하다)를 내리십시오(垂). 조왈(祖曰) 전념(前念)이 불생(不生)함이 곧 심(心)이며 후념(後念)이 불멸(不滅)함이 곧 불(佛)이며 일체상(一切相)을 이룸이 곧 심이며 일체상을 여읨이 곧 불이다. 내가 만약 갖추어 설한다면 궁겁(窮劫)토..

전등록 2023.02.12

전등록 권5 서역 굴다삼장(堀多三藏)

西域堀多三藏者天竺人也 東遊韶陽見六祖 於言下契悟 後遊五臺至定襄縣歷村 見一僧結庵而坐 三藏問曰 汝孤坐奚爲 曰觀靜 三藏曰 觀者何人 靜者何物 其僧作禮問曰 此理何如 三藏曰 汝何不自觀自靜 彼僧茫然莫知其對 三藏曰 汝出誰門耶 曰神秀大師 三藏曰 我西域異道最下根者不墮此見 兀然空坐於道何益 其僧却問三藏 所師何人 三藏曰 我師六祖 汝何不速往曹谿決其眞要 其僧卽捨庵往參六祖具陳前事 六祖垂誨與三藏符合 其僧信入 三藏後不知所終 ●異道; 指信不同敎義的人 卽異敎徒 ●兀然; 不動貌 又混沌無知 隨性自在的樣子 서역 굴다삼장(堀多三藏)이란 자는 천축 사람이다. 동유(東遊)하다가 소양(韶陽; 廣東)에서 6조를 배견(拜見)하고 언하에 계오(契悟)했다. 후에 오대(五臺)를 유행(遊行)하다가 정양현(定襄縣) 역촌(歷村)에 이르렀는데 1승(僧)을 보매 결암(結..

전등록 2023.02.12

전등록 권5 제33조 혜능대사(慧能大師) 08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 就請師衣鉢歸內供養 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 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鉢 七日勅刺史楊瑊云 朕夢感能禪師請傳法袈裟却歸曹溪 今遣鎭國大將軍劉崇景 頂戴而送 朕謂之國寶 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 專令僧衆親承宗旨者 嚴加守護勿令遺墜 後或爲人偸竊 皆不遠而獲 如是者數四 憲宗諡大鑒禪師 塔曰元和靈照 皇宋開寶初 王師平南海 劉氏殘兵作梗 師之塔廟鞠爲煨燼 而眞身爲守塔僧保護一無所損 尋有制興修功未竟 會太宗卽位留心禪門 頗增壯麗焉 大師自唐先天二年癸丑入滅 至今景德元年甲辰歲 凡二百九十二年矣 得法者除印宗等三十三人各化一方標爲正嗣 其外藏名匿迹者不可勝紀 今於諸家傳記中略錄十人 謂之旁出 ●王師; 天子的軍隊 國家的軍隊 ●塔廟; 玄應音義六 塔廟 塔婆 或義譯爲廟 古文廟 白虎通曰 廟者貌也 先祖尊貌也 今取其義矣 ●修功; 建立功業 상원(上元) 원년(元年; 760) 숙종(肅宗..

전등록 2023.02.11

전등록 권5 제33조 혜능대사(慧能大師) 07

門人憶念取首之記 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 塔中有達磨所傳信衣〈西域屈眴布也 緝木綿華心織成 後人以碧絹爲裏〉中宗賜磨衲寶鉢方辯塑眞道具等 主塔侍者尸之 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 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 僧衆驚起 見一孝子從塔中走出 尋見師頸有傷 具以賊事聞於州縣 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 得牒切加擒捉 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 送韶州鞫問 云姓張名淨滿 汝州梁縣人 於洪州開元寺 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 令取六祖大師首 歸海東供養 柳守聞狀未卽加刑 乃躬至曹谿 問師上足令韜曰 如何處斷 韜曰 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 但以佛敎慈悲冤親平等 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 柳守嘉歎曰 始知佛門廣大 遂赦之〈爾後甚有名賢贊述及檀施珍異 文繁不錄〉 ●主塔侍者; 與塔主同義 管理守護塔的僧人 ●擒捉; 捕捉 捉拿 ●海東; 渤海之東 又今之韓國的古時別稱 ●上足; 指上首弟子 卽門下會中之優秀弟子 문인(門人)이 취수지기..

전등록 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