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5권) 286

선문염송집 권3 제74칙(한글)

【七四】 비목선인(*毘目仙人)이 선재의 손을 잡자 선재가 즉시 그 몸이 시방의 불찰 미진수 제불의 처소에 갔고 내지 불가설불가설 미진수겁을 경과함을 스스로 보았다. 선인이 손을 놓자 곧 자신이 본래의 처소에 돌아와 있음을 보았다. 황룡심(黃龍心)이 염(拈)하되 방수(放手)는 곧 너희에게 묻지 않겠거니와 집수(執手)한 곳을 어떻게 말하겠는가. 불안원(佛眼遠)이 해하(解夏)에 상당해 이르되 비목선인이 선재의 손을 잡자 문득 과거의 미진제불(微塵諸佛)을 보았고 및 그 손을 놓음에 이르자 완연히 의구(依舊)했다. 용문장로(*龍門長老)가 모든 대중을 거느리고 이에 차지(此地)에서 결족안거(結足安居)하다가 그 해하(解夏)에 이르자 완연히 의구하다. 선재의 의구한 곳엔 미진제불이 함섭(含攝)하여 돌아감이 있고 대중의..

선문염송집 권3 제74칙(한문)

【七四】*毗目仙人 執善財手 善財卽時自見其身 往十方佛刹微塵數諸佛所 乃至經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劫 仙人放手 卽見自身還在本處 黃龍心拈 放手卽不問爾 執手處作麽生道 佛眼遠解夏上堂云 毗目仙人 執善財手 頓見過去微塵諸佛 及其放手 宛然依舊 *龍門長老 領諸大衆 爰於此地 結足安居 及其解夏 宛然依舊 善財依舊處 微塵諸佛含攝有歸 大衆依舊處 三月九旬歛收無迹 還會麽 *毛端藏刹海 芥子納須彌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十地 *四生六道卽心自性 *三途*八難普現色身 居*華藏海之中 住不思議之內 如斯之旨 乃吾輩之常分耳 還信得及麽 覺範曰 朱世英擧此話 甞問予 此一段義 何以明之 予云 皆象也 方執其手 卽入觀法之時 見*自他不隔於毫端 始終不移於當念 及其放手 卽是出定之時 *永明曰 是知不動本位 遠近之刹歷然 一念靡移 延促之時宛爾 世尊盖以蓮爲譬 而世莫有知者 予特知之 夫蓮方開華..

선문염송집 권3 제73칙(한글)

【七三】障蔽魔王 領諸*眷屬 一千年隨金剛齊菩薩 覔起處不得 忽因一日得見 乃問云 汝當依何住 我一千年覔汝起處不得 菩薩云 我不依有住而住 不依無住而住 如是而住 悅齋居士頌 *靈槎來去有何憑 空向江邊苦問津 若遇牛郞逢織女 家鄕萬里轉愁人 法眼拈 障蔽魔王 不見金剛齊卽且從 秪如金剛齊 還見障蔽魔王麽 雲門杲拈 旣覔起處不得 一千年隨從底是甚麽 金剛齊云 我不依有住而住 不依無住而住 如是而住 互相熱謾 法眼道 障蔽魔王 不見金剛齊卽且從 只如金剛齊 還見障蔽魔王麽 恁麽批判 也是看孔着楔 卽今莫有知得妙喜起處底麽 隨後咄云 寐語作麽 ●第七三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一 ▲自在王菩薩經(二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上 時有魔子 名曰障碍 見金剛齊比丘 如是持戒 修習聖法 正念無倒 與八萬四千諸魔及其眷屬 貫鉀持兵 來到其所 自隱其身 觀是比丘心在何行 千歲隨逐 乃至不見一念心散可得惱壞 …..

선문염송집 권3 제72칙(한글)

【七二】 앙굴마라존자(*殃崛摩羅尊者)가 발우를 가지고 한 장자의 문에 이르렀는데 그 집의 부인이 바로 산난(産難)을 만났다. 장자가 가로되 구담의 제자여 그대(汝)는 지성(至聖)이 되리니 마땅히 어떤 법이 있어 능히 산난을 구제하겠습니까. 존자가 가로되 나는 방금(*乍) 입도(入道)한지라 이 법을 알지 못하니 내가 돌아가 세존에게 물음을 기다린다면 돌아와서 상보(相報)하겠습니다. 그리고 돌아가 사정을 갖추어 불타에게 고백하자 불타가 말씀하시되 너는 속히 가서 알려 이르되 나는 현성법(賢聖法)을 좇음으로부터 일찍이 살생하지 않았다 하라. 존자가 바로 불타의 말씀을 받들어 장자에게 가서 고하자 그 부인이 득문(得聞)하고 곧 산난을 면했다. 대혜고(大慧杲)가 송하되 화음산(*華陰山) 앞의 백 척(尺)의 우물이..

선문염송집 권3 제72칙(한문)

禪門拈頌集註卷第三 禪門拈頌 高麗 慧諶 彙集 平心寺主 淨圓 讐校 註解 西天應化賢聖 西天祖師附 西天應化賢聖 初祖摩訶迦葉 二祖阿難尊者 四祖優婆毱多 五祖提多迦 六祖彌遮迦 七祖婆須密 十祖脇尊者 十二祖馬鳴大士 十四祖龍樹大士 十七祖僧伽難提 十八祖伽耶舍多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 二十二祖摩拏羅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 中華第一世達磨大師嗣法 波羅提尊者 二祖慧可大師 達磨第二世慧可大師嗣法 三祖僧璨大師 達磨第三世僧璨大師嗣法 四祖道信大師 達磨第四世道信大師嗣法 五祖弘忍大師 【七二】*殃崛摩羅尊者 持鉢 至一長者門 其家婦人 正値産難 長者曰 瞿曇弟子 汝爲至聖 當有何法 能救産難 尊者曰 我*乍入道 未知此法 待我迴問世尊 却來相報 及返 具事白佛 佛言 汝速去報云 我自從賢聖法來 未曾殺生 尊者便奉佛語 往告長者 其婦得聞..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71칙

【七一】舍利弗一日入城 見*月上女出城 舍利弗云 什麽處去 女云 如舍利弗伊麽去 弗云 我方入城 汝方出城 何言如舍利弗伊麽去 女云 諸佛弟子 當住何處 弗云 諸佛弟子 當住大涅槃 女云 諸佛弟子 旣住涅槃 所以我如舍利弗伊麽去 蔣山泉頌 淡籠煙深鎖霧 鶖子寧知此條路 直饒撞入涅槃門 未免隨他伊麽去 月上女更堪悲 愛將靑黛畫*蛾眉 *圓悟勤頌 本來淨體徹根源 出入同途秪此門 已住如來大解脫 掌中至寶耀乾坤 心聞賁頌 飛紅着意減春光 花事迴頭在香茫 可笑曲欄邊舞蝶 尙隨風轉似顚狂 潙山喆拈 一人入城 一人出城 何言如舍利弗伊麽去 若人知得舍利弗月上女二人去處 十二時中動轉施爲 無非住諸佛大涅槃 若也未知 業識茫茫 無本可據 *淸凉和拈 一出一入 何云同去 會麽 拈起拄杖云 舍利弗月上女 盡在山僧拄杖頭上 若也會得 去路無差 其或未然 一任出入 智海淸上堂云 道不孤運 弘之在人 法不虛行 ..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70칙

【七○】*舍利弗問須菩提 夢中說*六波羅蜜 與覺時同別 須菩提云 此義幽深 吾不能說 此會有彌勒大士 汝往彼問 舍利弗遂問彌勒 彌勒云 誰爲彌勒 誰是彌勒者 雪竇顯拈 當時若不放過 隨後與一箚 誰名彌勒 誰是彌勒者 便見氷消瓦解 雲峯悅擧此話 至是同是別 師遂喝云 當時若下得這一喝 免見*落三落四 須菩提云 此義幽深至汝往問之 師云 果然 舍利弗遂首問彌勒 彌勒云 誰名彌勒 誰是彌勒者 師云 什麽處去也 圜悟勤拈云 還委悉麽 一句當機 萬緣寢削 更聽一頌 夢中說法覺無殊 妙用神通不出渠 誰是誰名總彌勒 祥光起處現*心珠 又擧此話 至是同是別 師云 低聲低聲 又至吾不能說 師云 爛泥裏有刺 至汝往彼問 師云 推過別人又爭得 至舍利弗遂問彌勒 師云 將錯就錯 至誰是彌勒者 師云 面皮厚三寸 ●第七○則; 五燈會元二 舍利弗問須菩提 夢中說六波羅蜜 與覺時同異 提曰 此義深遠 吾不能說 會中..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9칙

【六九】須菩提嵓中燕坐 帝釋雨花讃歎 須菩提問曰 雨花讃歎者是何人 對曰 我是天帝 見尊者善說般若 故來讃歎 須菩提曰 我於般若 未曾說一字 帝釋云 尊者無說 我乃無聞 無說無聞 是眞說般若 雪竇顯示衆擧此話云 避喧求靜 處世未有其方 佗在嵓中宴坐 也被這一隊漢塗糊伊 更有者老把不住 問云 空中雨花讃歎 復是何人 早見敗闕了也 我重尊者善說般若 惡水驀頭潑 我於般若未曾說一字 草裏走 尊者無說 我乃無聞 識甚好惡 摠似者般底 何處有今日 復召大衆 雪竇幸是無事人 你來者裏 覔箇什麽 以拄杖一時趂下 佛印元因圓照長老入山上堂云 山號穹隆翠萬堆 遊人行止望崔嵬 不因天帝將花散 爭得空生出定來 遂擧此話云 者老漢若點撿來 也有二十棒分 何故如此 雖然道價標淸世 不免閑名累此身 *廣靈祖上堂擧此話 至我是梵天 又擧雪竇云至敗闕了也 師云 然而雪竇伊麽說話 大似倂塞煩慮 靜止*浮根 廣靈卽不然 ..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8칙

【六八】須菩提說法 帝釋雨花 須菩提乃問 此花從天得耶 從地得耶 從人得耶 帝釋皆云弗也 須菩提云 從何得耶 帝釋擧手 須菩提云 如是如是有本云世尊問帝釋 大覺璉頌 一花纔落萬花飛 不在天生豈地爲 誰見憍尸擡手處 飮光門下皺雙眉 悅齋居士頌 此花未許梵天知 擧手何如下手時 更透這些關棙子 乾旋地轉總由伊 雲門偃拈 帝釋擧手處 作麽生 與你*四大五蘊 釋迦老子 是同是別 ●第六八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一 ▲大般若經八十四散花品 時 諸天衆作是念已 各化種種微妙香花 奉散如來諸菩薩等 是時 於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花悉充滿 以佛神力 於虛空中合成花臺 莊嚴殊妙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具壽善現 覩斯事已 作是念言 今所散花 於諸天處 未曾見有是花殊妙 定非草木水陸所生 應是諸天爲供養故 從心化出 時天帝釋 旣知善現心之所念 謂善現言 此所散華 實非草木水陸所生 亦不從心 實能化生 但變現耳 ●四大;..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7칙

【六七】堅意菩薩 問善意天子云 云何得*首楞嚴三昧 天子云 常修行凡夫法 若見凡夫法不合不散 是名修集 無盡居士頌 定心欲證首楞嚴 修集凡夫萬法凡 魁膾屠沽成佛道 何須缾錫住菴嵓 ●第六七則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二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上 爾時 堅意菩薩問現意天子言 菩薩若欲得是三昧 當修行何法 天子答言 菩薩若欲得是三昧 當修行凡夫法 若見凡夫法佛法不合不散 是名修集首楞嚴三昧 堅意問言 於佛法中有合散耶 天子答言 凡夫法中尙無合散 何況佛法 ●首楞嚴三昧; śūraṃgama-samādhi 慧琳音義二十六 首楞嚴三昧 此云勇健定也 此經中自釋云 首楞嚴者 於一切事究竟堅固也 ▲涅槃經二十五 首楞嚴三昧者 有五種名 一者首楞嚴三昧 二者般若波羅蜜 三者金剛三昧 四者師子吼三昧 五者佛性 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 首楞者名一切畢竟 嚴者名堅 一切畢竟而得堅固 名首楞嚴 以是故言 首楞嚴定..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6칙

【六六】文殊云 若正了知衆生煩惱 卽是諸佛境界 心聞賁頌 一曲啼烏寄遠情 海棠飄盡月空明 *錦川迢遞*湘江闊 惆悵無人會此聲 ●第六六則;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 唐 菩提流志譯)上 爾時 世尊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童子 諸佛境界當於何求 文殊師利菩薩言 世尊 諸佛境界 當於一切衆生煩惱中求 所以者何 若正了知衆生煩惱 卽是諸佛境界故 ●錦川; 讀史方輿記要十八 唐貞觀三年(629) 於廢鎭置師州及陽師縣 皆以水爲名 錦川 在衛東南 下流入灤河 ●湘江; 長江流域湖南省最大河流 【六六】 문수가 이르되 만약 바로 중생의 번뇌를 요지(了知)한다면 곧 이 제불의 경계다. 심문분(心聞賁)이 송하되 한 곡조 제오(啼烏)에 먼 정을 맡기노니/ 해당화는 흩날려 다 지고 달만 허공에 밝았도다/ 금천(*錦川)은 아득히 멀고(迢遞; 遠을 형용) 상강(*湘江)은 광활..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5칙(한글)

【六五】 문수가 어느 날 선재(*善財)로 하여금 채약(採藥)하게 하던 차에 이르되 이 약이 아닌 것을 채취(採取)하여 가지고 오너라. 선재가 이르되 산중에 이 약이 아닌 것이 없습니다. 문수가 이르되 이 약인 것을 채취하여 가지고 오너라. 선재가 지상에서 한 줄기 풀을 습득하여 문수에게 건네 주었다. 문수가 접득(接得)하고는 시중하여 이르되 이 약이 또한 능히 사람을 죽이기도 하고 또한 능히 사람을 살리기도 한다. 대각련(大覺璉)이 송하되 영묘(靈苗)를 캐려고 하니 온 땅(匝地)에 나는지라/ 길상(*吉祥)이 사람을 살리는 한 줄기를 염기(拈起)했다/ 당시에 만약 도독(塗毒)으로 뒤엎었다면/ 직하(直下; 즉시)에 삼천(三千; 삼천대천세계)이 일성(一聲)을 진동(震動)했으리라. 대홍은(大洪恩)이 송하되 혹시..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5칙(한문)

【六五】文殊一日 令*善財採藥次 云 不是藥者採將來 善財云 山中無不是藥者 文殊云 是藥者採將來 善財於地上 拾得一莖草 度與文殊 文殊接得 示衆云 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活人 大覺璉頌 欲採靈苗匝地生 *吉祥拈起活人莖 當時若也翻塗毒 直下三千震一聲 大洪恩頌 或是或非何*草草 能生能殺*謾悠悠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師驀拈起拄杖云 甚麽處去也 薦福逸頌 信手拈來草最靈 一枝能殺亦能生 *曼殊室利開金口 迄至如今藥道行 保寧勇頌 大地*蒼生病似麻 吉祥靈藥示無涯 其閒殺活難分辨 又是重添*眼裏花 *東林揔頌 藥忌相治貶更褒 *當機生殺按吹毛 毗盧海闊烟波靜 誰把長竿釣巨鼇 法眞一頌 入荒山不擇 信手拈來藥 殺活總由人 臨機莫敎錯 崇勝珙頌 採藥文殊召善財 善財枝草便拈來 文殊示衆誠無敵 殺活多應謬翦裁 秋至家家孤月白 春來處處百花開 *紫胡獰狗已無齒 *臺嶠老婆休弄獃 五祖戒出..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4칙

【六四】維摩謂須菩提曰 其施汝者 不名福田 供養汝者 墮三惡道 謗於佛毁於法 不入衆數 終不得滅度 汝若如是 乃可取食 須菩提聞此 茫然不知答 保寧勇頌 無邊無際休*斟酌 潮去潮來本自平 淸濁淺深并苦淡 一般*滋味逈分明 大慧杲頌 獨坐許誰知 靑山對落暉 花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竹菴珪頌 入林不動草 入水不動波 鑊湯無冷處 合眼跳黃河 松源上堂擧此話云 還見維摩心肝五臟麽 移花兼蝶至 買石得雲饒 維摩座主擧問大珠和尙云 明爲解說 珠云 有物可施 不名福田 生心受供 墮三惡道 汝若能謗於佛者 是*不著佛求 毁於法者 是不著法求 不入衆數者 是不着僧求 終不得滅度者 智用現前 若有如是解者 便得*法喜*禪悅之食 ●第六四則; 維摩詰所說經上云 其施汝者 不名福田 供養汝者 墮三惡道 爲與衆魔共一手 作諸勞侶 汝與衆魔及諸塵勞 等無有異 於一切衆生而有怨心 謗諸佛毁於法 不入衆數 終不得滅度..

선문염송집 권2 제63칙

【六三】維摩因須菩提乞食 謂尊者曰 *外道六師 是汝之師 因其出家 彼師所墮 汝亦隨墮 乃可取食 無盡居士頌 邪見*歸依外道師 與師同墮復何疑 憑君滿*鉢盛香飯 *午日*亭亭腹正飢 維摩*座主擧問*大珠和尙云 明爲解說 珠云 迷循六根者 號之爲六師 心外求佛 名爲外道 ●第六三則; 維摩詰所說經上云 彼外道六師 富蘭那迦葉 末伽梨拘賒梨子 刪闍夜毘羅胝子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迦羅鳩馱迦旃延 尼犍陀若提子等 是汝之師 因其出家 彼師所墮 汝亦隨墮 乃可取食 ●外道六師; 古印度佛陀時代 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帶)勢力較大之六種外道 一富蘭那迦葉 富蘭那其字 迦葉其姓 立一切之法 斷滅性空 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 二末伽梨拘賖梨子 末伽梨 其字 拘賖梨 其母名 計衆生之苦樂 非由因緣 惟爲自然者 三刪闍夜毘羅胝子 刪闍夜其字 毘羅胝其母名 計不求道 但經生死劫數間 自盡苦際 如縷丸轉於高山 縷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