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30권) 332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6칙

【一三四六】廣慧因僧問 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 竹竿頭上耀紅旗 崇勝珙頌 竹竿頭上耀紅旗 前擁爭延後擁隨 眼裏眞珠手裏玉 千年松遶歲寒枝 ●第一三四六則; 此話出正法眼藏三 【一三四六】 광혜(廣慧)가,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조사서래의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죽간두상(竹竿頭上)에 홍기(紅旗)가 빛난다. 숭승공(崇勝珙)이 송하되 죽간두상(竹竿頭上)에 홍기(紅旗)가 빛나나니/ 전옹(前擁)이 어찌 후옹(後擁)의 따름을 끌어들이겠는가/ 눈 속의 진주며 손안의 옥이니/ 천년송(千年松)이 세한(歲寒)의 가지(枝)를 에워쌌다(遶). ●第一三四六則; 차화는 정법안장3에 나옴. 선문염송집주 5책 1질로 발간되었습니다 (daum.net) 선문염송집주 5책 1질로 발간되었습니다 2022년 3월 발행. 150부. 5책 1질. 총 4,842..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5칙

【一三四五】汝州*廣慧*元璉大師 問念和尙 學人親到寶山 空手回時如何 念云 家家門前*把火子 師於言下大悟云 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尙舌頭也 念曰 汝會處作麽生 與我說來看 曰 只是地上水*碙沙也 念曰 汝會也 師便禮拜 雲門杲拈 你道 念和尙 還肯佗廣慧也無 若道肯佗 何故不與一棒 若道不肯佗 何故不與一棒 有人於此道得 妙喜與你一棒 ●第一三四五則; 此話出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三十七 ●廣慧; 河南汝州廣慧院 ●元璉; (?-1036) 宋代臨濟宗僧 泉州(今屬福建)陳氏 嗣法首山省念(臨濟下四世) 出世汝州廣慧院 宋仁宗景祐丙子九月二十六日示寂 享有高壽 [五燈會元十一 指月錄二十三 續傳燈錄一] ●把火子; 諸禪錄皆作火把子 子 後綴 ●碙沙; 拈頌說話曰 碙砂 毒石也 今日悟去 恰似中他毒藥也 【一三四五】 여주 광혜(*廣慧) 원련대사(*元璉大師)가 염화상(念和尙; 省念和尙)..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4칙

【一三四四】葉縣因*李文和*都尉 請*谷隱*石霜與師三尊宿陞座 末後師纔據座 取拄杖 就膝拗折擲地 便下座 文和公曰 老作家手段終是別 師云 都尉也不得無過 介庵朋擧此話云 好諸禪德 葉縣省用*釰刃上事 擬議則沒交涉 文和公具擇法眼 擧起便知落處 二老漢 以心相知 以道相見 卽不無 若是臨濟宗旨 則未夢見在 敢問諸人 且作麽生是臨濟宗旨 以拄杖卓一下 ●第一三四四則; 普燈錄二十二 都尉李遵勗居士 嘗以肅國大長公主誕辰 命慈照石霜葉縣就第演法 最後葉縣登座 拈拄杖抝折擲地 便下座 公笑曰 老作家手段終別 照曰 都尉亦不得無過 ●李文和; 李遵勗(988-1038) 宋代臨濟宗居士 祖崇炬 父繼昌 字公武 號和文(或作文和)居士 擧進士 任都尉駙馬 參谷隱蘊聰(臨濟下五世)問宗要 大悟 受其印可 作偈云 參禪須是鐵漢 著手心頭便判 直趣無上菩提 一切是非莫管 多與禪者交往 天聖年間(10..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3칙

【一三四三】葉縣因僧問 諸餘卽不問 如何是今日施設 師云 有你瞎驢漢在 僧云 恁麽則打皷弄琵琶 師云 捺胃放屁聲 雲峰悅云 然則一期倚勢欺人 而奈事不孤起 葉縣老人 失卻一隻眼 還有人點撿得麽 你若點撿得出 雲峰分半座與你 若點撿不得 良久云 橫按鏌鎁全正令 大平寰宇斬癡頑 ●第一三四三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十二 【一三四三】 섭현(葉縣)이, 중이 묻되 모든 나머지는 곧 묻지 않습니다, 무엇이 이 금일의 시설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너 할려한(瞎驢漢)이 있다. 중이 이르되 이러하시다면 곧 북을 치고 비파(琵琶)를 희롱함입니다. 스님이 이르되 밥통(胃)을 눌러 방귀를 방출하는 소리다. 운봉열(雲峰悅)이 이르되 그러한 즉 일기(一期)에 권세에 의지해 사람을 속였지만 일이 홀로(孤) 일어나지 않음을 어찌하랴. 섭현 노인이 일척안(一隻眼..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2칙

【一三四二】葉縣問僧 日暮投林 朝離何處 僧云 某甲不曾學禪 師云 *入地獄如箭射 〈*明教寬代 鑰匙在和尙手裏〉 大洪恩拈 雖靈山授記 也未必如斯 這僧對面相謂 可惜放過 葉縣老婆心徹底無用處 以理推之 直教盡未來劫 永墮無間獄中 何似列在三條椽下 驀鼻牽回 ●第一三四二則; 五燈會元十一葉縣歸省 問僧 日暮投林 朝離何處 曰 新戒不曾學禪 師曰 生身入地獄 下去 後有僧擧到智門寬和尙處 門曰 何不道鎻匙在和尙手裏 ●入地獄如箭射; 諸禪錄皆作生身入地獄 ●明教寬; 明教師寬 雲門文偃法嗣 見上第一二四○則 【一三四二】 섭현(葉縣)이 중에게 묻되 일모(日暮)에 투림(投林)하니 아침에 어느 곳을 떠났느냐. 중이 이르되 모갑은 일찍이 학선(學禪)하지 못했습니다. 스님이 이르되 지옥에 들어가기가 화살을 쏨과 같으리라(*入地獄如箭射) 〈명교관(*明教寬)이 대(代..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1칙

【一三四一】汝州葉縣*歸省明壽大師 因僧問 不落諸緣 請師道 師云 落 蔣山泉頌 落棒打 石人鳴爆爆 韓信功勳誰與同 轉頭拆了連雲閣 ●第一三四一則; 此話出五燈會元十一 ●歸省; 宋代臨濟宗僧 冀州賈氏子 年弱冠 易州保壽院出家受具 嗣首山省念 臨濟下五世 住汝州葉縣廣敎院 其住持枯淡嚴密 衲子畏之 [廣燈錄十六 五燈會元十一] 【一三四一】 여주 섭현(葉縣) 귀성(*歸省) 명수대사(明壽大師)가, 중이 묻되 제연(諸緣)에 떨어지지 않고 청컨대 스님이 말씀하십시오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낙(落). 장산천(蔣山泉)이 송하되 낙(落)했다, 방(棒)으로 때려라/ 석인(石人)이 폭폭(爆爆; 불로 물건을 태우는 소리) 소리를 낸다(鳴)/ 한신의 공훈을 누가 더불어 함께하겠는가/ 전두(轉頭)하여 연운각(連雲閣)을 부수었다(拆了). ●第一三四一則;..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40칙

【一三四○】汾州因僧問 萬里無片雲時如何 師云 靑天也須喫棒 僧云 未審過在什麽處 師云 堪作雨時不作雨 好晴天處不晴天 慈航朴上堂擧此話云 車不橫推 理無曲斷 古人雖則全機據令 要且勞而無功 何故 不見道力得不如逢時 如今或有人問育王 萬里無片雲時如何 只向佗道 長鯨已駕*浪頭飛 一聲雷振淸飇起 喝一喝 ●第一三四○則; 此話未詳所出 ●浪頭; 掀起的波浪 【一三四○】 분주(汾州)가, 중이 묻되 만 리에 편운(片雲)도 없을 때 어떻습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청천(靑天)도 또한 꼭 끽방(喫棒)해야 한다. 중이 이르되 미심하오니 허물이 어느 곳에 있습니까. 스님이 이르되 가히 작우(作雨)해야 할 때 작우(作雨)하지 않고 좋이 청천(晴天)인 곳에 청천(晴天)이 아니다. 자항박(慈航朴)이 상당하여 차화를 들고 이르되 수레는 가로 밀지 못하..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9칙

【一三三九】汾州因僧問 如何是接初機底句 師云 汝是行脚僧 如何是辨衲僧底句 師云 日出西方卯 如何是正令行底句 師云 千里持來呈舊面 如何是定乾坤底句 師云 北俱盧洲長粳米 食者無貪亦無嗔 師復云 老僧將此四轉語 驗天下衲子〈*雲峯悅拈 將此四句語 被天下衲僧勘破〉 崇勝珙頌 千里持來呈舊面 當時一衆誰能薦 須知古聖不虛言 口是禍門何可? 〈頌正令行句〉 育王諶頌 汝是初機行脚流 南州打到北州頭 草鞵跟斷還家後 *仔細思量始識羞 〈頌接初機句〉 又頌 斗轉星移北作南 西方日出會須諳 衲僧端的如何辨 辨得分眀落二三 〈頌辨衲僧句〉 又頌 吾家正令擬行時 千里來呈舊面皮 昨夜三更何處覔 刹竿頭上禮阿彌 〈頌正令行句〉 又頌 地久天長柔興剛 剛柔何必更斟量 北俱盧洲長粳米 任你人人取性噇 〈頌定乾坤句〉 又頌 打人記取喫拳時 踢去拳來合自知 好手手中謗好手 得便冝是落便冝 〈頌汾州後語及雲..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8칙

【一三三八】汾陽云 汾陽門下 有*西河師子 當門據坐 但有來者 卽便咬殺 作何方便 入得汾陽門 得見汾陽人 瑯瑘覺上堂擧此話云 瑯瑘者裏 也有些子 瑯瑘有據坐師子 若有來者 卽自喪身失命 作何方便 入得瑯瑘門 得見瑯瑘人 此兩轉語 汝等諸人 還點檢得出也無 若點檢得出 方名擇法眼 若不如是 且無安身立命處 霅溪益上堂擧此話 連擧瑯瑘拈 師云 此二尊宿 可謂以*五十步笑百步 *仁王當門 有據坐獅子 來者不動他一莖毛 亦不作方便 便許入仁王門 得見仁王人 何也 彼自無瘡 愼勿傷之 然雖如是 直饒有一个半个跳得出 也是死中得活 以拂子擊一下 便起 心聞賁拈 咬殺便休 用入什麽門 見什麽人 然雖如是 且莫辜負汾陽 ●第一三三八則; 聯燈會要十一汾陽善昭 示衆云 汾陽門下 有西河師子 當門據坐 但有來者 卽便咬殺 作何方便 入得汾陽門 見得汾陽人 若見得汾陽人 堪與佛祖爲師 若見不得 盡是立地死..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7칙

【一三三七】汾陽因僧問 *切急相投時如何 師云 水中抱鶖子 又問 急切相投時如何 師云 *裸形見阿難 瑯瑘覺拈 有一轉語 截斷天下人舌頭 有一轉語 能開人眼目 你若揀得出 與你一條拄杖 擲下拄杖 ●第一三三七則; 此話出古尊宿語錄四十六滁州瑯琊山覺和尙語錄小參文 ●切急相投; 拈頌說話曰 急切相投者 宗師之務 切於得人而授法 學人之心 急於從師而受道也 能所相須 故云相投也 ●裸形見阿難; 四分律十五曰 時彼乞兒衆中 有一裸形外道家女 顔貌端正 時阿難賦餅 餅粘相著 謂是一餅 與此女人 此女人卽問傍人言 汝得幾餅 時彼報言 我得一餅 彼卽復還問 汝得幾餅 報言 我得二餅 時彼婦女 卽語此女言 彼與汝私通 何得不與汝二餅也(毗尼關要十一作何得與汝二餅) 時阿難聞此語 卽懷愁憂 諸比丘聞 亦復不樂 …… 世尊爾時 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告言 自今已去 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 欲說戒者..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6칙

【一三三六】汾陽示衆云 識得拄杖子 一生叅學事畢 *泐潭云 識得拄杖子 入地獄如箭射 瑯瑘覺頌 汾陽拄杖子 天下走禪流 秋風急似箭 春雨潤如油 悅齋居士頌 南海*檳榔 舶上茴香 若也未識 日光火光 智海逸上堂擧此話云 此二尊宿 一出一入 半合半開 猶是干戈相待 薦福卽不然 識得拄杖子 劃月冷光在 指雲秋片移 翠嵓悅擧此話 拈起拄杖云 這个豈不是拄杖子 那个是汝行脚事 復云 楖?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峯萬峯去 海印信上堂擧此話云 大小汾陽泐潭 拄杖子也不識 好與三十棒 山僧與麽道 也是久日樺來唇 又上堂 拈起拄杖 擧此話 師云 大小汾陽泐潭 拄杖子也不識 好與二十棒 山僧則不然 拄杖子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在山爲猛虎 在水作蛟龍 且道 在山僧手中 喚作什麽 以拄杖 卓禪床一下 蔣山元上堂 擧此話云 龍華道 識得柱杖子 正好行脚 何故 旣識得拄杖子而用行脚 良久云 *精陽不剪霜前竹 水墨徒誇..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5칙

【一三三五】汾州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 靑絹扇子足風凉 薦福逸頌 叢禪傑出鎭汾陽 譽走名馳振八方 人問西來祖師意 解云扇子足風凉 蔣山泉頌 靑絹扇足風凉 斷際全機善擧揚 月明巴峽猿啼夜 何處人聞不斷膓 海印信頌 祖意宗師先漏泄 團團靑扇足風凉 禪人未曉重相問 獨自悽悽過洛陽 上方益頌 汾陽靑扇價難酬 爲有風凉卒未休 不見*鹽官多少衆 競爭頭角覔犀牛 佛鑑勤頌 *風格團團妙意深 等閑拈出示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手 氣爽中宵便負心 育王諶頌 靑絹扇子足風凉 誰怕炎炎夏日長 放去收來只這是 莫敎辜負老汾陽 ●第一三三五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十一 ●鹽官多少衆下; 鹽官齊安禪師 一日喚侍者 與我將犀牛扇子來 侍者云 扇子破也 師云 扇子旣破 還我犀牛兒來 侍者無對 見上第一九九則 ●風格; 氣象度量 [禪林寶訓音義] 【一三三五】 분주(汾州)가,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조사서래의입니까 ..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4칙

【一三三四】*汾州大子院*善昭禪師 問首山 百丈捲簟意旨如何 山云 *龍袖拂開全體現 師曰 未審師意如何 山曰 象王行處絶狐蹤 師言下大悟 拜起曰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摝始應知 心聞賁頌 幾迴躍馬到凌煙 不敢擡頭看內前 今日驀然偸眼覷 瑞光直透*九重天 又拈 奇特中更奇特 莽鹵中更莽鹵 易曉中更易曉 難會中更難會 諸人畢竟向什麽處見汾陽老子 良久 喝一喝云 *長蘆不可做他兒孫不得 ●第一三三四則; 此話出五燈會元十一 聯燈會要十一 ●汾州; 今之山西省汾陽 ●善昭; (947-1024) 宋代臨濟宗僧 太原(山西)人 俗姓兪 少有大智 於一切文字 常能自然通曉 十四歲時父母相繼去世 遂剃髮受具足戒 遊歷諸方 參訪七十一員碩德尊宿 至汝州首山參省念禪師而大悟 嗣其法 後遊衡湘襄沔之間 郡首力邀 請住諸名刹 師皆不允 及首山省念入寂 方應西河道俗之請 住汾州(今山西汾陽)太子院 師平生閱..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3칙

【一三三三】鼎州*文殊*應眞和尙 因僧問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師云 黃河九曲 投子靑頌 問法窮因歸何處 黃河透過碧波瀾 須知雲外千峯上 別有靈松帶露寒 松源上堂擧此話 連擧*牧庵頌 九曲那容眨眼看 操舟誰解別波瀾 文殊曾展回天手 直得朝宗萬派乾 師云 牧庵恁麽道 只具一隻眼 ●第一三三三則; 此話出禪林類聚四 ●文殊; 湖南鼎州文殊山 ●應眞; 宋代雲門宗僧 依德山緣密(嗣雲門)受法 住鼎州文殊院 見廣燈錄二十一 五燈會元十五 ●牧庵; 正作木庵 鼓山木庵安永禪師 嗣西禪鼎需 需嗣大慧宗杲 參上第六四七則木庵 【一三三三】 정주 문수(*文殊) 응진화상(*應眞和尙)이, 중이 묻되 만법은 하나로 돌아가거니와 하나는 어느 곳으로 돌아갑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황하는 아홉 굽이(黃河九曲)다. 투자청(投子靑)이 송하되 법을 묻고 인유를 궁구하며 어느 곳으로 돌..

선문염송집 권29 제1332칙

【一三三二】首山因僧問 如何是梵音相 師云 驢鳴狗吠 大覺璉頌 驢子鳴 狗兒吠 南北喧天 東西搕地 令人拍手笑呵呵 三箇猢猻洒巴鼻 淨嚴遂頌 *目連求佛梵音相 運盡神通不見邊 誰悟驢鳴幷犬吠 *圓音落落示人天 〈*此錄僧問護國和尙〉 ●第一三三二則; 此話出傳燈錄十三 ●目連求佛梵音相; 佛九十日在忉利天 爲母說法時 優塡王思佛 請目連以神通 三度攝諸匠人 往彼雕佛形相 只雕得三十一相 唯有梵音相雕不得 見上第二三六則 ●圓音; 指佛語 ●此錄;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三十四 護國澄因僧問 如何是梵音相 師曰 河北驢鳴 河南犬吠 ▲五燈會元十三護國守澄 上堂 諸方老宿 盡在曲彔木牀上爲人 及有人問著祖師西來意 未曾有一人當頭道著 時有僧問 請和尙當頭道 師曰 河北驢鳴 河南犬吠 【一三三二】 수산(首山)이,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범음상(梵音相)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나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