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30권) 332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6칙

【一二五六】風穴因僧問 有無俱無去處時如何 師云 三月懶遊花下路 一家愁閉雨中門 心聞賁擧此話云 風穴向前不及村 後不及保處 驀然得句 慶快平生 而今大有向這裏蹉過底 瑞嵓不惜眉毛 爲你擧看 良久云 楊花落地飛不起 無限愁人怨子䂓 ●第一二五六則; 此話出傳燈錄十三 五燈會元十一 【一二五六】 풍혈(風穴)이, 중이 묻되 유무가 모두 거처(去處)가 없을 때는 어떻습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3월에 화하로(花下路)를 나른하게 노니는데 1가(家)가 우중문(雨中門)을 수심스럽게 닫았다. 심문분(心聞賁)이 차화를 들고 이르되 풍혈이 앞으로 향해선 촌에 미치지 못했고 뒤로는 보처(保處)에 미치지 못하다가 맥연(驀然; 갑자기)히 득구(得句)하여 경쾌(慶快)한 평생이다. 이금(而今)에 이 속을 향해 차과(蹉過)하는 이가 다시 있다면(大有) 서..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5칙

【一二五五】風穴因僧問 古曲無音韵 如何和得齊 師云 木雞啼子夜 *芻狗吠天明 投子靑頌 古嵓月色鏁重雲 枯木迎芳曉帶春 昨夜星河轉南斗 金烏隨鳳過*天輪 雲門杲上堂擧此話云 這黃面浙子 恁麽答話 也做他林際兒孫未得在 今日或有人問徑山 古曲無音韵 如何和得齊 只向他道 木雞啼子夜 芻狗吠天明 ●第一二五五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十一 ●芻狗; 祖庭事苑三 芻狗 老氏曰 天地不仁 以萬物爲芻狗 說者曰 束芻爲狗 祭祀所用 事已則棄而捐之 ●天輪; 從容錄第七十七則 然天地有高下之形 四時有升降之理 日月有運行之度 星辰有次舍之常 乃至諸星運轉 纏度如輪 故爲天輪也 【一二五五】 풍혈(風穴)이, 중이 묻되 고곡(古曲)은 음운(音韵)이 없거늘 어떻게 화응해야 가지런함을 얻겠습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목계(木雞)는 자야(子夜)에 울고 추구(*芻狗)는 천명(天明)에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4칙

【一二五四】風穴因*念法華與眞園頭 侍立次 師問眞云 作麽生是世尊*不說說 迦葉*不聞聞 眞云 鵓鳩樹頭啼 意在麻畬裏 師云 作許癡福作什麽 何不體究言句 又問念云 你作麽生 念云 動容揚古路 不墮悄然機 師云 你何不看念法華下語 雲門杲上堂擧此話云 山僧當時 若見遮老漢恁麽道 深掘一坑 一時埋却 更牽牛從上蹋過 却須放眞公出一頭始得 山僧恁麽道 且不是抑强扶弱 亦不是杜撰差排 你若識得鵓鳩樹頭啼 意在麻畬裏 便識得動容揚古路 不墮悄然機 這兩轉語 畢竟是一耶 是二耶 若道是一 爲什麽 風穴只肯念法華 却不肯眞園頭 若道是二 爭奈落霞與孤鶩齊飛 流水共長天一色 〈叅〉 ●第一二五四則; 此話出五燈會元十一 聯燈會要十一 ●念法華; 宋代臨濟宗僧省念以持誦法華經爲日課 人稱念法華 ●不說說; 不說而說 禪法表達與傳授 不在言語 而通過心心相印的特殊方式 亦作無說說 ●不聞聞; 不聞而聞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3칙

【一二五三】風穴因僧問 如何是道 師云 五鳳樓前 僧云 如何是道中人 師云 問取*隍城使 投子靑頌 深宮禁殿隔重圍 簾靜簷楹紫氣垂 *苔地不通朝請近 家人指路莫遅疑 又拈 然指道由人 行之在己 問窮決悟 答以提宗 不是當人 徒勞進步 何故 盖向上一路 千聖不遊 擬議之間 喪身失命 是以*龍樓迎瑞 紫殿籠煙 苔砌深圍 燭香人靜 正當與麽時 還許人喘息麽 若喘息之間 長途萬里 瑯瑘覺上堂擧此話云 衆中商量 極有云云 山僧今日 與你頌出 月似羅中鏡 星如霧裏燈 滿堂淸淨衆 盡是坐禪僧 珎重 〈*此本云 道與道中人 相去多少 師云 月似羅中鏡 星如霧裏燈〉 ●第一二五三則; 此話出古尊宿語錄七 ●隍城; 古尊宿語錄七 五燈會元十一作皇城 有本作城隍 ●苔地不通下; 空谷集六第九十則曰 誰嗔苔地不通聖朝 請近綸音未降丹詔恩遙 家人雖指玄關 識者罕逢明鑑 作家禪客切忌遲疑 伶利衲僧直須診細 出門雖..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2칙

【一二五二】風穴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 如何不是佛 僧云 學人未曉玄言 乞師再指 師云 家住海門洲 扶桑最先照 保寧勇頌 眉間一道白毫光 歷劫知將甚處藏 永夜寂寥天未曉 更須斫額望扶桑 ●第一二五二則; 此話出傳燈錄十三 【一二五二】 풍혈(風穴)이,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부처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무엇이 이 부처가 아닌가. 중이 이르되 학인이 현언(玄言)을 깨닫지 못하겠습니다. 스님의 재지(再指)를 구걸합니다. 스님이 이르되 집이 해문주(海門洲)에 머무는지라 부상(扶桑)에 가장 먼저 비춘다. 보녕용(保寧勇)이 송하되 미간(眉間)의 한 줄기 백호광(白毫光)을/ 역겁(歷劫)에 가져다 어느 곳에 감춘 줄 아느냐/ 긴 밤에 적료(寂寥)하고 하늘은 밝지 않았으니/ 다시 꼭 작액(斫額)하고 부상(扶桑)을 바라보아라. ●第一二五..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1칙

【一二五一】風穴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 *金沙灘頭馬郞婦 浮山遠頌 相逢盡道歸山去 林下何曾見一人 回首面南觀北斗 金鷄早報五更春 薦福逸頌 金沙灘裏馬郞婦 宗匠臨機得一言 自笑箭穿紅日影 孰云斫水不成痕 海印信頌 截鐵之機安可測 頓開千眼莫能窺 禪人到此徒名邈 錯認樝梨作*乳梨 心聞賁頌 金沙灘頭馬郞婦 合掌殷勤頂戴誰 老去心情都放下 無因炤鏡畫蛾眉 無盡居士頌 何年嫁事馬家郞 *鳳枕同眼碧玉牀 回首*畫橋離別苦 落花流水淚千行 僧問*南源圓和尙 如何是金沙灘上馬郞婦 師云 隨波逐浪 ●第一二五一則; 五燈會元十一風穴延沼 問 如何是淸淨法身 師曰 金沙灘頭馬郞婦 ●金沙灘頭馬郞婦; 佛祖統紀四十一曰 馬郞婦者出陝右 初是此地俗習騎射 蔑聞三寶之名 忽一少婦至 謂人曰 有人一夕通普門品者 則吾歸之 明旦誦徹者二十輩 復授以般若經 旦通猶十人 乃更授法華經 約三日通徹 獨馬氏子得通 乃..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50칙

【一二五○】風穴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 *杖林山下竹筋鞭 海印信頌 杖林山下竹筋鞭 南北行人萬萬千 堪羨一堂無事客 *卧雲深處不朝天 翠嵓悅頌 杖林山下竹筋鞭 頭尾拈來惣一般 莫恠玄沙不出領 他家元住釣魚舩 道吾眞頌 杖林山下竹筋鞭 *搭索拏鈎火裏牽 拽近不能推放後 回旋却到使君前 資壽捷頌 杖林山下覔*金容 雨滴花開滿樹紅 頭上有星皆拱北 面前無水不朝東 眞淨文頌 杖林山下竹根鞭 水在深溪月在天 *良馬不知何處去 阿難依舊世尊前 上方益頌 杖林山下竹根鞭 拈出寒嵓尙帶煙 扶過斷橋曾得力 而今不直半分錢 佛鑑勤頌 杖林山下竹筋鞭 久歷風霜節自堅 若是驎騮纔見影 擧頭千里便超然 ●第一二五○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十一 ●杖林山; 祖庭事苑六 杖林山 西域記(9)云 昔摩竭陀國有婆羅門 聞釋迦佛身長丈六 常懷疑惑 未之信也 乃以丈六竹杖 欲量佛身 恒於丈端出過丈六 如是增高 莫能窮實 遂投杖..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9칙

【一二四九】風穴垂語云 若立一塵 家國興盛 野老顰蹙 不立一塵 家國喪亡 野老*安貼 於此明得 闍梨無分 全是老僧 於此不明 老僧卽是闍梨 闍梨與老曾 亦能悟却天下人 亦能迷却天下人 要識闍梨麽 左邊拍一拍云 者裏卽是 要識老僧麽 右邊拍一拍云 者裏卽是 雪竇顯頌 野老從敎不展眉 且圖家國立雄基 謀臣猛將今何在 萬里*風淸只自知 天童覺頌 *皤然渭水起垂綸 何似*首陽淸餓人 只在一塵分變態 高名勳業兩難泯 知非子頌 一塵有立 大平天造 一塵不立 *散地難保 誰問興衰 無心野老 或泣或歌 顚倒多少 悅齋居士頌 兩拍雖然是一家 更須左右辨龍虵 合時南浦雲根直 離後西園月影斜 雲門偃拈 這裏卽易 那裏卽難 雪竇顯擧此話 拈拄杖云 還有同生同死底衲僧麽 瑯瑘覺拈 杓卜聽虛聲 天童覺上堂擧此話云 立一塵 作麽生受用 爲什麽野老顰蹙 不立一塵 作麽生受用 爲什麽野老謳歌 又向其間 指注去也 幾許歡..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8칙

【一二四八】風穴因僧問 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師云 常憶江南三月裏 鷓鴣啼處百花香 海印信頌 鷓鴣啼處百花香 撫掌呵呵笑一場 因憶昔年遊歷所 送人*雲塢立斜陽 雲門杲頌 忽爾出門先見路 纔方洗脚便登舩 神仙秘訣眞堪惜 父子雖親不敢傳 竹庵珪頌 快騎駿馬上高樓 南北東西得自由 最好腰纏十萬貫 更來騎鶴下楊州 心聞賁頌 亂雲堆裏携佳妓 枯木嵓前唱艶詞 攪動春風歸去後 從敎猿鳥自相疑 松源頌 百花香處鷓鴣啼 百歲光陰七十稀 飜憶世間多少事 落便冝是得便冝 雪竇顯拈 曾有人問雪竇 對他道 劈腹剜心又且如何 復云 因風吹火 別是一家 傷鼈恕龜 必應有主 大潙秀拈 江南佳景 誠合如之 千載觀光 添人性? 儻成不爾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枯木成上堂擧此話云 諸人還體悉得麽 若也體悉得去 便見釋迦老兒 四十九年*橫說豎說 未曾道着一字 達磨祖師小室九年 聲震十方 良久云 還會麽 無心道者..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7칙

【一二四七】風穴在郢州衙內 上堂云 祖師心印 *狀似䥫牛之機 去則印住 住則印破 只如不去不住 印則是 不印則是 時有盧陂長老出問云 某甲有䥫牛之機 請師不搭印 師云 慣釣鯨鯢澄巨浸 却嗟蛙步?泥沙 陂佇思 師喝云 長老何不進語 陂擬議 師便打一拂子云 還記得話頭麽 試擧看 陂擬開口 師又打一拂子 *牧主云 佛法與王法一般 師云 見个什麽 牧主云 *當斷不斷 返招其亂 師便下座 雪竇顯頌 擒得盧陂跨䥫牛 *三玄戈甲未輕酬 *楚王城畔*朝宗水 喝下曾令却倒流 天童覺頌 䥫牛之機 印住印破 透出毘盧頂?行 却來化佛舌頭坐 風穴當衡 盧陂負墮 棒頭喝下 電光石火 歷歷分明珠在盤 *眨起眉毛還蹉過 保寧勇頌 鋒頭壁立䥫牛機 十字縱橫寶劒揮 一陣賊軍俱粉碎 *凱歌齊和大平歸 蔣山勤頌 列聖風䂓 初不放過 擬跨䥫牛 驀頭印破 盧陂當斷却沉吟 電轉星飛活被擒 喝下擔撑同霹靂 三玄戈甲振叢林 開先暹上..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6칙

【一二四六】汝州*風穴*延昭禪師 問南院 入門須辨主 端的請師分 院以左手 拍膝一下 師便喝 院以右手 拍膝一下 師又喝 院擧左手云 這箇且從闍梨 復擧右手云 這箇作麽生 師云 瞎 院拈起拄杖 師云 作什麽 奪拄杖 却打和尙去 莫言不道 院擲下拄杖云 今日被這黃面*浙子鈍置一上 師云 大似持鉢不得 詐道不飢 院云 上座莫曾到此閒麽 師云 是何言歟 院云 好好相借問 師云 也不得放過 院云 且坐喫茶 松源上堂擧此話云 嗄 也甚奇恠 一箇生笤箒 一个破糞箕 *搕?堆頭 也用得着 未免鈍置門風 若據正令而行 總欠一着在 ●第一二四六則; 此話出松源崇嶽禪師語錄上擧話文 ▲碧巖錄第三十八則 風穴乃臨濟下尊宿 臨濟當初在黃檗會下栽松次 檗云 深山裏栽許多松作什麼 濟云 一與山門作境致 二與後人作標榜 道了便钁地一下 檗云 雖然如是 子已喫二十棒了也 濟又打地一下云 噓噓 檗云 吾宗到汝大興於世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5칙

【一二四五】保福因僧問 家貧遭劫時如何 師云 不能*盡底去 僧云 爲什麽不能盡底去 師云 賊是家親 僧云 旣是*家親 爲什麽翻成家賊 師云 內旣無應 外不能爲 僧云 忽然捉敗 功歸何所 師云 賞亦未曾聞 僧云 伊麽則勞而無功 師云 功則不無 成而不處 僧云 旣是成功 爲什麽不處 師云 不見道 大平本是將軍致 不許將軍見大平 雲門杲擧此話云 *絲來線去弄精魂 ●第一二四五則; 此話出傳燈錄二十二 聯燈會要二十六 ●盡底; 全部 徹底 ●家親; 家族中的長輩 多指父母 ●絲來線去; 喩指機語來往之貌 【一二四五】 보복(保福)이, 중이 묻되 가빈(家貧)한데 겁략(劫掠)을 만났을 땐 어떻습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가로되 능히 바닥까지 없애지는(*盡底) 못한다. 중이 이르되 무엇 때문에 능히 바닥까지 없애지는 못합니까. 스님이 이르되 도적이 이 가친(*家親)이다.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4칙

【一二四四】漳州*保福*淸豁禪師 初叅大章契如庵主 後見睡龍 龍一日問師 見何尊宿來 還悟也未 師云 淸豁甞訪大章 得箇省處 龍於是上堂集大衆 召淸豁 闍梨出對衆燒香 說悟處看 老僧與你證明 師便出拈香 乃曰 香卽已燒 悟卽不悟 龍大悅而許之 白雲昺拈 者僧吐露箇消息 將謂無人識得 若到南華門下 正好喫棒 只如者僧 旣有悟處 因甚更着喫棒 南華若不行棒 將謂見解與他一般 還會麽 隔 竹庵珪小叅擧此話云 旣是呈悟處 如何却道 香則已燒 悟則不悟 你禪客便道 可知是也 此事本來無迷無悟 所以道 香則燒了 悟則不悟 有底又道 香則燒了 豈不是呈悟處了也 若恁麽會 只是*杜家禪客 打野榸漢 山僧道 香則已燒 悟則不悟 雖然奇特 終成露布 不着從前貼肉衫 更須脫却娘生袴 *阿嫂元是*大哥妻 師姑元是女人做 ●第一二四四則; 此話出傳燈錄二十二 ●保福; 福建漳州保福院 ●淸豁; (?-976)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3칙

【一二四三】明敎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 降 蔣山泉頌 佛祖不知 鬼神那測 霹靂一聲 天地黯黑 怛薩阿竭二千年 觀音稽首問彌勒 ●第一二四三則; 此話未詳所出 【一二四三】 명교(明敎)가,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부처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강(降)했다. 장산천(蔣山泉)이 송하되 불조가 알지 못하거늘/ 귀신이 어찌 혜아리겠는가/ 벽력 일성에/ 천지가 암흑(黯黑; 어둡고 캄캄함)이다/ 달살아갈(怛薩阿竭; 여래) 2천 년에/ 관음이 계수(稽首)하며 미륵에게 묻는다. ●第一二四三則; 차화는 나온 곳이 미상. 선문염송집주 5책 1질로 발간되었습니다 (daum.net) 선문염송집주 5책 1질로 발간되었습니다 2022년 3월 발행. 150부. 5책 1질. 총 4,842쪽, 12.5pt. 4․6배판. 하드. 양장. 정가 60만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2칙

【一二四二】明敎游山迴 首座與衆 出*松行接 座云 和尙游山 *巇嶮不易 師拈拄杖云 全得這箇力 座乃進前奪却 抛向一邊 師放身便倒 大衆遂進前扶起 師拈拄杖一時趂散 迴顧侍者云 向你道全得這箇力 黃龍南云 明敎雖然 會起會倒 不覺弄巧成拙 ●第一二四二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二十六 ●松行; 拈頌說話曰 松行者 詩云 豈不夙夜 爲行多露 註云 行 逕也 ●巇嶮; 又作嶮巇 險峻崎嶇的山地 喩人事艱險或人心險惡 【一二四二】 명교(明敎)가 유산(游山)하고 돌아오자 수좌와 대중이 송항(*松行)에 나가서 영접했다. 수좌가 이르되 화상이 유산(游山)하시느라 희험(*巇嶮)이 쉽지 않았겠습니다. 스님이 주장자를 잡고 이르되 전부 이것(這箇)의 힘을 얻었다. 수좌가 이에 앞으로 나아가 뺏아서 한쪽을 향해 던졌다(抛). 스님이 몸을 놓아 곧 넘어졌다. 대중이 드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