선문염송집주(30권) 332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1칙

【一二四一】明敎問五祖戒 暑往寒來則不問 林下相逢事若何 戒云 *五鳳樓前聽*玉漏 師云 爭奈主山高按山低 戒云 *須彌頂上擊金鍾 園悟勤頌 高高峰頂飜銀浪 深深海底起紅塵 金鍾*玉漏相酬酢 疑殺滔滔天下人 苟非作者 孰問關津 執鞭迴首 四海良隣 君不見 仲尼*溫伯雪 傾盖相逢也*奇絶 心聞賁頌 邂逅相逢豁意襟 不敎消息更平沉 鳳樓昨夜銅壺箭 已射金烏玉兔心 黃龍南上堂擧此話云 戒禪師 只解步步登高 且不會從空放下 若是歸宗則不然 遠涉煙塵則不問 林下相逢事若何 云 漢王有道成無道 爭奈案山低主山高 范蠡論功却不功 ●第一二四一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二十七五祖師戒禪師章 ●五鳳樓; 拈頌說話曰 五鳳者 東觀漢記云 建武十七年(41) 鳳凰五 高八九尺 羽毛五彩 集頴州郡 鳳並從留十七日而乃去 是年置五鳳樓 ●玉漏; 漏 漏壺 古代計時器 玉漏卽以玉製作的漏壺 ●須彌頂上擊金鍾; 聯燈會要..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40칙

【一二四○】隨州*智門*師寬明敎大師 開堂日 擧指示衆云 會麽 僧云 不會 師云 前是按山 後是主山 蔣山泉頌 前是按山 後是主山 堆靑疊碧 天上人閒 *憋破老雲門鼻孔 觸飜大迦葉機關 忽去忽來兮白雲冉冉 分深分淺兮㵎水潺潺 君不見 長沙老絶*追攀 *始隨芳草去 又逐落花還 ●第一二四○則; 此話未詳所出 ●智門; 湖北隨州智門寺 ●師寬; 五代後晉僧 號明敎 參雲門文偃得悟 住隨州雙泉山 後住智門 [傳燈錄二十二 五燈會元十五] ●憋; 急性貌 抑制 ●追攀; 追隨牽挽 形容惜別 ●始隨芳草去; 長沙一日遊山歸 至門首 首座問 和尙什麽處去來 師云 遊山來 座云 到甚麽處來 師云 始隨芳草去 又逐落花迴 座云 大似春意 師云 也勝秋露滴芙蕖 見上第四九三則 【一二四○】 수주(隨州) 지문(*智門) 사관(*師寬) 명교대사(明敎大師)가 개당일(開堂日)에 손가락을 들어 시중(示..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9칙

【一二三九】郢州趙橫山*柔和尙 因僧問如何是佛 師云 平地望高坡 投子靑頌 江山歷盡幾施功 方得逢人話昔同 春到洞庭南壁岸 鳥啼西嶺月生東 淨嚴遂頌 平地望高坡 初夏麥含*梭 農家欣有歲 樵牧盡謳歌 ●第一二三九則; 此話出禪林類聚二 ●柔和尙; 五代後晉僧 雲門文偃法嗣 住郢州趙橫山 五燈會元十五廣燈錄二十作趙橫山和尙 [廣燈錄二十 五燈會元十五] ●梭; 梭子 牽引緯線與經線交織的織器 【一二三九】 영주 조횡산 유화상(*柔和尙)이,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부처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평지에서 높은 언덕을 바라본다. 투자청(投子靑)이 송하되 강산을 역진(歷盡; 經歷해 다함)하며 얼마나 공을 베풀었던가/ 바야흐로 봉인(逢人)하여 대화하매 옛과 같음을 얻었다/ 봄에 동정호의 남벽(南壁)의 언덕에 이르렀더니/ 새가 서령(西嶺)에서 지저귀고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8칙

【一二三八】*蘄州*北禪寂悟空大師問僧 甚處來 僧云 *黃州 師云 在什麽院 僧云 資福 師云 福將何資 僧云 兩重公案 師云 爭奈在北禪手裏何 僧云 在和尙手裏卽收取 師便打 僧不甘 師隨後趂出 雪竇顯云 奇怪 宛有超師之作 還知這僧麽 只解貪前 不能顧後 若在雪竇手裏 棒折也未放在 ●第一二三八則; 此話出傳燈錄二十三 ●蘄州; 位於湖北省黃州府揚子江邊 隣接於安徽省江西省 此州有四祖道信駐錫的雙峰山正覺寺 與五祖弘忍所住的憑茂山 又有黃梅山 三角山 烏牙山等 ●北禪寂; 五代僧 居蘄州北禪 雲門文偃法嗣 [聯燈會要二十六] ●黃州; 今湖北省黃岡 【一二三八】 기주(*蘄州) 북선적(*北禪寂) 오공대사(悟空大師)가 중에게 묻되 어느 곳에서 오느냐. 중이 이르되 황주(*黃州)입니다. 스님이 이르되 어느 사원에 있었는가. 중이 이르되 자복(資福)입니다. 스님이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7칙

【一二三七】薦福示衆云 直須向空劫時 了取自己 未具胞胎己前認取 何者是空劫時自己 本無名字 方便呼爲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淨嚴遂頌 朕兆未生誰是主 寥寥全體不曾虧 大虛本自無關鏁 一念參差萬劫違 ●第一二三七則; 此話未詳所出 【一二三七】 천복(薦福)이 시중하여 이르되 바로 모름지기 공겁시(空劫時)를 향해 자기를 요취(了取)하고 포태(胞胎)를 갖추지 아니한 이전을 인취(認取)하라. 무엇이 이 공겁시의 자기인가. 본래 명자(名字)가 없거늘 방편으로 여래의 정법안장이며 열반묘심(涅槃妙心)이라 한다. 정엄수(淨嚴遂)가 송하되 짐조(朕兆)가 나지 아니한 전에 누가 이 주인인가/ 요료(寥寥)한 전체가 일찍이 모자라지(虧) 않았다/ 태허(大虛)는 본래 스스로 관쇄(關鏁)가 없지만/ 일념이 참치(參差)하면 만겁(萬劫)에 위배된다. ●第一..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6칙

【一二三六】*饒州薦福*承古禪師 因僧問 如何是薦福境 師云 莫 曰 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 莫 問 聞師久蘊囊中寶 今日當筵略借看 師云 莫 曰 和尙豈無方便 師云 莫 問 大善知識 將何爲人 師云 莫 曰 恁麽則有問有答去也 師云 莫 崇勝珙頌 薦福莫會還錯 醍醐飜成毒藥 旣非龍樹馬鳴 豈是天親無着 不因踏破草鞋 只爲當年行脚 松源頌 莫莫 拈出一條斷貫索 任從我佛及衆生 遼天鼻孔都穿却 ●第一二三六則; 此話出薦福承古禪師語錄 ●饒州; 今江西波陽 饒州因山有林麓之利 澤有蒲魚之饒而得州名 [百度百科] ●承古; (?-1045) 宋代僧 西州(江蘇南京)人 少爲書生 去至潭州了山 依敬玄斷髮 因覽雲門語 忽然發悟 後遊廬山歐峰 居宏覺塔院 淸規凛然 時號古塔主 說法於芝山 景祐四年(1037) 范仲淹守鄱陽 聞師道德 請居薦福 開闡宗風 五燈嚴統 五燈全書 續指月錄等諸禪錄 以承古..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5칙

【一二三五】韶州白雲山*子祥實性大師 問僧云 *不壞假名 而談實相 作麽生 僧指椅子云 者个是椅子 師以手撥椅子云 將鞋帒來 僧無對 師云 者虛頭漢 雲門聞云 須是祥兄始得 雲門杲示衆擧此話云 雲門扶强不扶弱 爭奈憐兒不覺醜 者僧當時若是个漢 待他道將鞋帒來 便與掀倒禪床 直饒白雲 牙如劒樹 口似血盆 也分踈不下 ●第一二三五則; 此話出聯燈會要二十六 ●子祥; 五代雲門宗僧 號實性 依雲門文偃悟旨 住韶州慈光院 遷白雲山 南漢主召入府中說法 贈紫衣師號 [傳燈錄二十二 五燈會元十五] ●不壞假名而談實相; 大般若經五百三十九 時 天帝釋竊作是念 大德善現智慧甚深 不壞假名而說實義 同八十五 時 天帝釋心生是念 尊者善現智慧甚深 不壞假名而說法性 【一二三五】 소주 백운산 자상(*子祥) 실성대사(實性大師)가 중에게 물어 이르되 가명을 파괴하지 않고 실상을 담설한다(*不壞假..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4칙

【一二三四】*深明二上座 見漁人網 一鯉魚透出 深云 明兄 俊哉 一似箇衲僧相似 明云 雖然如此 爭似當時不撞入網羅好 深云 你欠悟在 明至半夜 方省 雲門杲頌 俊哉一躍透*重淵 霹靂追之去不還 却笑龍門燒尾者 依前點額在波瀾 竹庵珪頌 網中跳出便飛騰 好个天然俊衲僧 何似當初未入網 悟來方始是知音 育王諶頌 頳尾紅顋活鱍鱍 肯向*夾山虀瓮淹 *鱍剌一聲離網罟 長淮萬里碧*潭潭 天童覺上堂擧此話云 萬像之中 脫體自有生緣 一色之後 轉身須分活路 旣如是也 直是一員衲僧 且道 衲僧行履處 作麽生 妙握當途無字印 馬蹄終不染塵泥 雲門杲拈 明上座悟底 且道 是網羅裏底 是出網羅底 心聞賁拈 深兄見他出網 明兄憐他入網 天下衲僧 秪知擧話 不知網在頭上 ●第一二三四則; 此話出五燈會元十五 聯燈會要二十六 ●深明二上座; 深 指奉先深禪師 嗣雲門 明 卽金陵淸涼智明禪師 嗣雲門 諸家語錄 作..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3칙

【一二三三】洞山云 言無展事 語不投機 承言者喪 滯句者迷 雲門杲頌 言無展事 語不投機 承言者喪 滯句者迷 〈逢人不得錯擧〉 竹庵珪頌 只要拔*榍抽釘 爲人解黏去縛 如何洞山老人 先自*藤虵遶脚 瑞光本擧此話云 衲僧到此 又且奚爲 何如戴箬笠披蓑衣 垂直釣泛輕舟 訪尋知識未能休 自從猨子歸靑嶂 抛却釣覆却舟 從敎湘水幾淸秋 覺範云 雲嵓曰 昔洞山叅雲門 悟旨於言下 入佛正知見 所有炙脂帽子 鶻臭布衫 皆脫去 以四句偈明其悟 蓋得展事自在之用 投機善巧之風 故其應機接物 不承言不滯句 如師子王得大自在 於哮吼時 百獸震駭 蓋法王法 如是故也 因隨句釋之 *頌曰 大用現前能展事 春來何處不開花 放伊三頓叅堂去 四海當知共一家 又曰 千差萬別解投機 明眼宗師自在時 北斗藏身雖有語 出群消息少人知 又曰 游山翫水便承言 自己商量惣不偏 鶻臭布衫脫未得 且隨風俗度流年 又曰 滯句承言是瞽聾 叅..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2칙

【一二三二】洞山因僧問 如何是善知識眼 師云 紙撚無油 五祖演擧此話云 洞山老漢 不是無 只是大儉 忽有人問四面 如何是善知識眼 只向伊道瞎 何故 且要相稱 紙撚無油也大奇 不堪拈掇有誰知 回身却憶來時路 月下騰騰信脚歸 ●第一二三二則; 此話出正法眼藏一擧話文 ▲五燈會元十五 洞山守初 問 如何是正法眼 師曰 紙撚無油 【一二三二】 동산(洞山)이,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선지식의 눈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지연(紙撚; 종이를 꼬아 끈 모양으로 만든 것)에 기름이 없다. 오조연(五祖演)이 차화를 들고 이르되 동산 노한이 이 없는 것은 아니지만 다만 이 너무 검소하다. 홀연히(忽) 어떤 사람이 사면(四面; 法演)에게 묻되 무엇이 이 선지식의 눈인가. 다만 그를 향해 말하되 눈멀었느냐(瞎). 무슨 연고냐, 다만 상칭(相稱; 서로 稱合..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1칙

【一二三一】洞山因僧問 如何是親切一句 師云 達磨無*當門齒 心聞賁頌 缺却當門便露風 思量也是一場空 *蘇秦只愛黃金印 不道身亡口舌中 ●第一二三一則; 此話出古尊宿語錄三十八 ●當門齒; 又作版齒 板齒 謂前齒也 ●蘇秦; (?-前284) 戰國時代策士 縱橫家 字季子 雒陽(今河南洛陽)人 與張儀同師齊鬼谷子 主唱合從說 於是韓魏趙燕楚齊六國 從合而幷力以拒秦 蘇秦幷爲相六國 後蘇秦居燕得罪而亡走齊 齊王以爲客卿 齊大夫多與蘇秦爭寵者 而使人刺蘇秦 不死 刺客逃走 齊王使人求賊不得 蘇秦且死 乃謂齊王曰 臣卽死 車裂臣以徇於市 曰蘇秦爲燕作亂於齊 如此則臣之賊必得矣 於是如其言 而殺蘇秦者果自出 齊王因而誅之 [史記六十九蘇秦列傳] ▲祖庭事苑六 蘇秦 洛陽人 與魏張儀師鬼谷先生 讀書至睡 引錐自刺其股 血流至踝 後爲六國相 見戰國策 【一二三一】 동산(洞山)이, 중이 묻되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30칙

【一二三○】洞山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 麻三斤 智門祚頌 麻皮三斤不用秤 秤頭那肯坐於蠅 一念纔生筋骨露 徒勞更覔定盤星 雪竇顯頌 金烏急玉兔速 善應何曾有輕觸 *展事投機見洞山 跛鼈盲龜入空谷 花蔟蔟錦蔟蔟 南地竹兮北地木 *因思長慶陸大夫 解道合笑不合哭 〈咦〉 投子靑頌 三年一閏大家知 也有顢頇不記時 昨夜鴈迴沙塞冷 嚴風吹綻月中枝 浮山遠頌 打皷弄琵琶 相逢兩會家 *去年一百五 今歲又*與他 前頌雖顯 禪人別作解會 又述二首 十二峰前是舊谿 洞雲深處不須迷 禪人不會儂家句 却謂斯言*李洞詩 我語休商較 他言不用論 乾坤長獨逈 宇宙不逢昆 石馬穿林徑 鐵牛渡海門 一言寥景象 朝雨暮雲屯 蔣山泉頌 雲起千山曉 風高萬木秋 石頭城下水 浪打釣魚舟 大愚芝頌 *橫眸讀梵字 彈舌念眞言 吹火長尖觜 柴生滿竈煙 瑯瑘覺頌 洞山麻三斤 眞鍮不愽金 將錢買*五彩 壁上畫天神 薦福逸頌 *鶻臭布..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29칙

【一二二九】襄州洞山*守初禪師 因雲門問 近離什麽處 師云 *查渡 門云 夏在什麽處 師云 湖南報慈 門云 幾時離彼中 師云 八月二十五 門云 放汝三頓棒 次日師却問云 昨蒙和尙放某三頓棒 未審過在什麽處 門云 飯帒子 江西湖南 便伊麽去 師於言下有省 法眞一頌 平生心膽都傾盡 三頓未明何過愆 末後蒙師親示誨 方知公案本來圓 佛陁遜頌 問答雖然覿面酬 脚跟猶跨木欄舟 當時三頓那輕恕 大小雲門未到頭 東林惣頌 問答由來未薦幽 韶陽三頓且輕酬 晩來拶出金剛眼 萬里無人獨步游 保寧勇頌 三頓棒時打不迴 䥫門重擊鏁方開 堪嗟不蓄一粒米 十字路頭接往來 智海淸頌 天高難側手 海闊少知音 要識雲門老 精光百煉金 慈受頌 去年八月離湖南 行盡千山與萬山 不喫雲門三頓棒 安知虎體有玄斑 崇寧勤頌 見兎放鷹 因行掉臂 *赤骨歷窮 方圖富貴 放三頓棒尙遅疑 再挨方識利頭錐 單提獨脚機關外 明眼衲僧猶不會 ..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28칙

【一二二八】*鼎州德山*緣密圓明禪師 示衆云 *及盡去也 直得三世諸佛 口掛壁上 猶有一人 呵呵大笑 若識此人 叅學事畢 投子靑頌 *雙盲入暗路崎嶇 日落捿蘆暫得甦 爭似石人眠半夜 免敎*舜讓守林居 須知花綻非干木 無脚行時早觸途 昨朝風起長安道 元是崑崙進國圖 天童覺頌 收 把斷襟喉 風磨雲拭 水冷天秋 錦鱗莫謂無滋味 釣盡滄浪月一鉤 投子靑拈 然雖如是 德山大似藏盡楚天月 猶存漢地星 天童覺小叅 僧問 記得德山道及盡去也 至呵呵大笑 未審阿那个是此人 師云 通身無影像時 其間却有眼在 僧云 轉身踏着鐵崑崙 方信黑風吹不入 師云 是須恁麽去 僧云 正風吹不入時 還著得一言半句也無 師云 風吹入也 僧云 玲瓏八面自回合 峭峻一方誰敢窺 師云 正是風頭上句 僧云 只如風後底句 又作麽生 師云 天童却忘了 僧禮拜 師乃云 三世諸佛 六代祖師 只是明心了事底漢 阿你諸人 還明得自己心也未 還..

선문염송집 권27 제1227칙

【一二二七】香林因僧問 如何是北斗裏藏身 師云 *三年一閏 崇勝珙頌 一閏三年答問來 老盧明鏡亦非臺 蝦䗫昨夜身全脫 曲蟮今朝哭更哀 ●第一二二七則; 此話未詳所出 ●三年一閏; 見上第一七七則三歲閏之餘 【一二二七】 향림(香林)이, 중이 묻되 무엇이 이 북두 속에 몸을 감춤입니까 함으로 인해 스님이 이르되 3년마다 1윤이다(*三年一閏). 숭승공(崇勝珙)이 송하되 1윤이 3년이라 하여 질문에 답하니/ 노로(老盧; 혜능)의 명경(明鏡)도 또한 대(臺)가 아니다/ 하마(蝦䗫; 두꺼비)가 어젯밤 몸을 전부 벗었고/ 지렁이(曲蟮)가 금조(今朝)에 곡(哭)함이 더욱 애절하다. ●第一二二七則; 차화는 나온 곳이 미상. ●三年一閏; 위 제177칙 삼세윤지여(三歲閏之餘)를 보라. 선문염송집주 5책 1질로 발간되었습니다 : 네이버 블로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