종문무고 121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6

【46】 *南康*諸山相會 佛印後至 眞淨問曰 *雲居來何遲 印曰 爲著草鞋從*歸宗肚裏過 所以遲 淨云 却被歸宗吞了 印云 爭奈吐不出 淨云 吐不出 卽屙出 ●南康; 南康軍 宋置南康軍 元升南康路 明初廢爲西寧府 尋曰南康府 淸因之 民國廢 故治(治所)卽今江西星子縣 [百度百科] ●諸山: 指諸山長老或住持 ●雲居; 指了元 曾住南康軍(今江西永修)雲居山 ●歸宗; 指克文 曾住歸宗 【46】 남강(*南康)의 제산(*諸山)이 상회(相會)했는데 불인(佛印; 了元)이 뒤에 이르렀다. 진정(眞淨; 克文)이 문왈(問曰) 운거(*雲居)는 옴이 왜 늦었는가. 불인이 가로되 짚신을 신고 귀종(*歸宗)의 두리(肚裏)로 좇아 경과했기 때문에 소이로 늦었다. 진정이 이르되 도리어 귀종이 삼켜버림을 입었다. 불인이 이르되 토해 내지 못함을 어찌하겠는가. 진정..

종문무고 2022.08.11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5

【45】 錢弋*郞中 訪眞淨說話久 欲登溷 淨令行者引從西邊去 錢遽云 旣是東司 爲什麽却向西去 淨云 多少人向東邊討 師云 噁 便是*趙州問投子 *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亦不如此語好 ●郞中; 秦代以後的官名 補佐尙書之政務 事物紀原五曰 漢置尙書郞 初止稱守郞中 晉武帝始置諸曹郞中 唐以來號正郞 武德三年(620)尙書郞改爲郞中 按秦有郞中 令臣瓚以爲主郞內諸官 則郞中秦官也 ●趙州問投子; 碧巖錄第四十一則 趙州問投子 大死底人却活時如何 投子云 不許夜行 投明須到 ●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不許夜間行走 但天曉必須赶到目的地 這是禪家的一種奇特語句 投 表示時間 相當于到 臨 【45】 전익(錢弋) 낭중(*郞中)이 진정(眞淨; 克文)을 참방하여 설화(說話)함이 오래되었다. 뒷간(溷)에 오르려고 하자 진정이 행자를 시켜 인도(引導)하여 서변(西邊)으로 좇아가게 했다...

종문무고 2022.08.11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4

【44】 圜悟和尙初在*潙山 一日眞如和尙問曰 如何 悟云 起滅不停 如曰 可知是*博地凡夫 老僧三十年在*裏許 秖得箇相似 次見晦堂 堂曰 我住院十二年不會 如今方會 脚尖頭也踢出箇佛 悟後住昭覺 有長老問 *劉鐵磨到*潙山問答 并*雪竇御街行頌 未審此意如何 悟曰 老僧更參四十年也不到雪竇處 長老歎曰 *昭覺和尙猶如此說 況餘人耶 ●潙山; 位於湖南長沙寧鄕縣西 爲衡山山脈之分支 潙水之發源地 又稱大潙山 山多平地 水道便利 故古來出家人 每多耕作於此 而有羅漢田之稱 唐僧靈祐居於此 世稱潙山禪師 ●博地凡夫; 普通的人 一般的人 博地 廣闊的土地大地 ▲天台三大部補注十一 博地 博 廣多也 下凡之地廣多故耳 ●裏許; 內裏 裏邊 許 表示處所 ●劉鐵磨到潙山問答; 從容錄第六十則鐵磨牸牛 劉鐵磨到潙山 山云 老牸牛汝來也 磨云 來日臺山大會齋 和尙還去麽 山放身臥 磨便出去 ○劉..

종문무고 2022.08.10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3

【43】 *宣州*興敎坦禪師 *溫州牛氏子 世業*打銀 因磨洗銀瓶次忽有省 遂出家*受具遊方 爲*瑯瑘廣照之嗣 懷禪師住興敎 坦爲第一座 及懷受別請 欲擧坦繼住持 時*刁景純守宛陵 懷恐刁涉外議 乃於*觀音前祝曰 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 願示夢於刁*學士 刁夜夢牛在興敎法座上 懷*凌晨辭州 刁擧夜所夢 懷大笑 刁問其故 懷曰 坦首座姓牛又屬牛 刁就座出帖請之 坦受請陞座 有雪竇*化主省宗 出問 諸佛未出世 人人*鼻孔遼天 出世後爲什麽杳無消息 坦云 *雞足峯前風*悄然 宗云 *未在更道 坦云 大雪滿*長安 宗云 誰人知此意 令我憶*南泉 拂袖歸衆 更不禮拜 坦云 新興敎今日失利 便歸方丈 坦令人請宗至云 適來錯祇對*一轉語 人天衆前何不禮拜蓋覆却 宗云 *大丈夫膝下有黃金 爭肯禮拜無眼長老 坦云 我別有語在 宗乃理前語 至未在更道處 坦云 我有三十棒 寄爾打雪竇 宗乃禮拜 ●宣州; ..

종문무고 2022.08.10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2

【42】 *開先暹和尙 爲*歸宗南禪師作禪床銘曰 明珠産蚌 *涼兔懷胎 觀此禪床 證道之媒 南次爲歸宗作銘曰 放下便穩 開先深肯之 ●開先暹; 善暹 宋代雲門宗僧 臨江(江西樟樹)人 嗣德山慧遠 雲門文偃下三世 住廬山開先凡十八年 後示滅于本山 [續燈錄三 五燈會元十五] ●歸宗南; 慧南(1002-1069) 宋代僧 臨濟宗黃龍派之祖 曾住歸宗寺 詳見【13】普覺 ●涼兔; 一寒兔 寒冬的野兔 二指秋月 此指一 【42】 개선섬(*開先暹) 화상이 귀종남(*歸宗南) 선사를 위해 선상명(禪床銘)을 지어 가로되 명주(明珠)가 방합(蚌蛤)에서 생산되고/ 양토(*涼兔)가 태(胎)를 품었다/ 이 선상(禪床)을 보니/ 증도(證道)의 매체(媒體)다. 남(南)이 차(次)에 귀종(歸宗)을 위해 작명(作銘)해 가로되 방하(放下)해야 편온(便穩)하다. 개선(開先)이 ..

종문무고 2022.08.10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1

【41】 政和間有熊*秀才 鄱陽人 游洪州西山過翠巖 長老思文嗣*佛印元禪師 亦是鄱陽人 遣*二力擡*籃輿至淨相 所經林壑陰翳 偶見一僧 貌古神淸 厖眉雪頂 編葉爲衣 坐於盤石 如壁間畫*佛圖澄之狀 熊自謂曰 今時無這般僧 甞聞*亮座主隱于西山 疑其猶在 出輿*踧踖而前問曰 莫是亮座主麽 僧以手向東指 熊方與二力隨手看 回顧失僧所在 時小雨初歇 熊自登石視 坐處猶乾 躊躇四顧太息曰 夙緣不厚 雖遇猶不遇也 ●秀才; 秀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 亦曾作爲學校生員的專稱 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 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擧人才 卽爲察擧 元封四年(前107) 命公卿 諸州每年各擧薦秀才一名 意爲優秀人才 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 遂改稱茂才 三國曹魏時沿襲察擧 復改稱秀才 至南北朝時 擧薦秀才尤爲重視 隋代始行科擧制 設秀才科 唐初沿置此科 及第者稱秀才 後廢秀才科 秀才遂作爲一般讀書人的泛稱 宋代爲士子..

종문무고 2022.08.09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40

【40】 *保寧勇禪師二*上足處淸處凝 *同參*白雲端禪師 凝在侍者寮最久 端有膈氣疾 凝常煨蘆菔 以備無時之需 端作*傅大士*講經因緣頌曰 大士何曾解講經 *誌公方便且*相成 一揮案上俱無取 直得*梁王怒眼睛 擧爲凝曰 努底是什麽 此一句乃爲凝說*老婆禪也 凝以爲親聞 故綴於頌下 後住*舒州天柱山 淸住龍舒太平 有大機辯 *五祖演和尙畏敬之 淸謂凝曰 吾弟禪 乃是爲老和尙煨蘆菔換得底 ●保寧勇; 仁勇 宋代楊岐派僧 俗姓竺 四明人 幼年出家 初習天台敎典 能通前人旨意 往謁雪竇重顯 重顯譏之爲央庠座主 仁勇憤悱而去 往潭州(今湖南長沙)雲蓋山 參楊岐方會 一語未了 頓悟禪旨 而嗣其法 楊岐寂後 與同參白雲守端雲遊四方 硏討玄奥 後住持金陵(今江蘇南京)保寧寺 有保寧仁勇禪師語錄一卷行世 [五燈會元九 普燈錄四] ●上足; 指上首弟子 卽門下會中之優秀弟子 ●白雲端; 守端(1025-..

종문무고 2022.08.09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9

【39】 太宗別賜錢重建*三門 賜御書額*度僧 呂公逐日晨興禮佛 祝曰 不信*三寶者願不生我家 願子孫世世*食祿於朝外護佛法 *猶子*夷簡*申國公 每遇元日拜家廟罷 卽焚香發*廣慧璉禪師書一封加敬重之 申公之子*公著 亦封申國公 元日發天衣懷和尙書 *右丞*好問 元日發圓照禪師書 右丞之子*用中 元日發佛照杲禪師書 其*家世忱信痛敬 抑有自來矣 故錄之以警後世 ●三門; 山門之制形如闕 開三門 故亦曰三門 又只有一門 亦呼爲三門 蓋標幟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之稱也 ▲釋氏要覽上 寺院三門 凡寺院有開三門者 只有一門亦呼爲三門者何 佛地論云 大宮殿 三解脫門 爲所入處 大宮殿喩法空涅槃也 三解脫門謂空門 無相門 無作門 今寺院是持戒修道 求至涅槃人居之 故由三門入也 ●度僧; 度者 出世俗 離生死 卽擧行一定之儀式 令俗人出家爲僧 ●三寶; 佛敎將佛法僧 稱爲三寶 一切之佛陀 佛寶也 佛陀所..

종문무고 2022.08.09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8

【38】 大*丞相*呂公蒙正 *洛陽人 微時生緒*牢落 大雪彌月 遍干*豪右少有*周急者 作詩其略曰 十謁朱門九不開 滿身風雪又歸來 入門懶覩妻兒面 撥盡寒爐一夜灰 可想也 途中邂逅一僧 憐其*窮窘延歸寺 給食與衣 遺鏹遣之 纔經月又罄竭 再謁僧 僧曰 此非久計 可移家屬住院中房廊 食時隨衆給粥飯 庶幾可以長久 呂如其言 旣不爲衣食所困 遂銳志讀書 是年應擧獲鄕薦 僧買馬雇僕 備衣裝*津遣入都下 省闈中選 殿試唱名爲*大魁 初任*西京*通判 與僧相見如平時 十年遂執政 凡遇*郊祀 有所俸給並寄閣 *太宗一日問曰 卿累經郊祀 俸給不請何耶 對曰 臣有私恩未報 上詰之 遂以實對 上嘆曰 僧中有如此人 令具名*奏聞 *賜紫袍加師號 以*旌異之 呂計所積俸數萬緡 牒西京令僧請上件錢 修營寺宇并供僧 其寺元是鐵馬營 *太祖太宗二聖生處 太祖朝已建寺 忘其名 其僧乃*寺主也 ●丞相; 官名 一般指..

종문무고 2022.08.08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7

【37】 佛照杲和尙 初住歸宗 專精*行道未甞少懈 深夜*修敬罷 坐於僧堂*地爐中忽見二僧入堂 一人*厖眉雪頂 一人少年 皆*丰姿頎然 杲心喜自謂曰 我座下有如此僧 *須臾二人出堂 杲襲其後見入佛殿中 杲亦隨入 燈影熒煌 爐中尙有火 杲炷香禮佛 二僧復出 亦襲其後至佛殿前 偶失所在 自念 忘却香匣在殿內 回身取時見殿門*扃鑰 遂喚*直殿行者守舜開門 舜取鑰匙開門 見爐中香煙未散 香匣在寶階上 自不諭其故 妙喜親見佛照說 時守舜在旁 猶指以爲證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繞行禮拜 一般指繞佛繞堂而言 與經行同用之 二修行佛道之意 此指一 ●修敬; 一表示敬意 二恭敬有禮 ●地爐; 僧堂內所設置之爐 用於取煖 依僧堂之大小 而設置一個或數個 ●厖眉; 花白眉毛 形容人的老態 ●丰姿; 風姿 ●須臾; 慧琳音義二十五 玉篇曰 須臾俄頃也 按俱舍論本行集等 云時中最少名一刹那 一百二十刹那名一怛..

종문무고 2022.08.08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6

【36】 照覺禪師 自泐潭移虎谿 乃赴*王子淳*觀文所請 *開堂後 百廢並擧 *陞堂小參入室無虛日 甞言 晦堂眞淨同門諸老 秖參得先師禪不得先師道 師曰 蓋照覺以平常無事不立知見解會爲道 更不求妙悟 却將諸佛諸祖*德山臨濟*曹洞*雲門眞實頓悟見性*法門爲*建立 *楞嚴經中所說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眞心中所現物 爲膈上語亦是建立 以古人談玄說妙爲禪 誣誷先聖*聾瞽後昆 眼裏無筋皮下無血之流 隨例顚倒恬然不覺 眞可憐憫 圓覺經云 末世衆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 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又云 末世衆生雖求善友 遇邪見者未得正悟 是則名爲外道*種性 邪師過謬非衆生咎 豈虛語哉 所以眞淨和尙小參云 今時有一般漢 執箇平常心是道 以爲極則 天是天地是地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 並是*依草附木 不知不覺一向迷將去 忽若問他*我手何似佛手 便道是和尙手 我脚何似驢脚 便道是和尙脚 人人有箇..

종문무고 2022.08.08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5

【35】 佛光無礙禪師 自*蘇州永安赴詔 住*大相國寺慧林禪院 *慧恭皇后 嘗於簾下 見*登對罷乘空而去 自爾以*太官所進御膳供養 復令取禪師所食之餘還宮 又以*地錦製*法衣 自綴禪牌賜之 以表奉法之誠 冬月賜紅錦帳子乃至服飾器皿之類 光遂以宮中所賜法衣 回施法雲佛照禪師 法雲復寄與洪州寶峯湛堂和尙 書云 地錦法衣與師弟 行先師之道 湛堂示寂 留鎭山門 至今猶存 ●蘇州; 江蘇省南東部都市吳縣的古稱 漢代以來 江南經濟文化中心地 城內有長慶慧稜所住北寺(報恩寺) 南禪寺 瑞光寺 報恩光孝寺 寒山寺 府城西北有十刹之第九位虎印山雲巖寺 西南有靈巖山崇報寺 報恩山(觀音山) 西有天平山白雲寺等 [吳縣志] ●大相國寺; 位於河南開封市中心 本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始建立 時稱建國寺 至唐睿宗改爲相國寺 宋至道二年(996)重建 改名大相國寺 成爲當時汴京第一大寺 ●慧恭皇后; 惠恭皇后..

종문무고 2022.08.07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4

【34】 許知可 毘陵人 嘗獲*鄕薦 *省闈不利而歸 *舟次吳江平望 夜夢 白衣人謂曰 汝無陰德所以不第 知可曰 某家貧無資可以遺人 白衣曰 何不學醫 吾助汝智慧 知可輒寤 歸踐其言 果得*盧扁之妙 凡有病者 無問貴賤 診候與藥不受其直 病夫塡門無不愈者 後擧又中*鄕評 赴*春官艤舟平望 夢前白衣人相見 以詩贈之曰 施醫功大 陳樓間阻 殿上*呼臚 喚六作五 思之不悟其意 後登第唱名 本第六 因上名*殿試*不祿 遂陞第五 乃在陳樓之間 方省前讖也 ●鄕薦; 唐宋應試進士 由州縣薦擧 稱鄕薦 ●省闈; 一宮中 禁中 二指中央行政官署 唐宋時試進士由尙書省禮部主持 故稱 此指二 ●舟次; 船停泊之所 行船途中 船上 ●盧扁; (前407-前310) 禪林疏語考證二 盧扁 史記(105)曰 扁鵲者 勃海郡鄭人 姓秦氏 名越人 少時爲人舍長 舍客長桑君過 扁鵲獨奇之 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

종문무고 2022.08.07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3

【33】 泐潭深和尙 *河東人 眞淨之子 有悟侍者 偶在知客寮 見掉下火柴頭忽然有省 直上方丈通所悟 深和尙喝出 自爾失心 引繩於*延壽堂*東司自縊 夜後常在*藏院知客寮東司三處出沒 移鞋度瓶 一衆苦之 湛堂遊浙回充首座 聞其事 中夜故入延壽堂東司*抽脫 壁燈微明忽然撲滅 方脫衣 悟便提水瓶至 湛堂云 未要且待我脫衣 脫衣罷便接瓶子去 當時悟自縊間抽脫 須臾又送*籌子來 及出喚云 接瓶去 悟纔接 捉住摸其手 或似軟或似硬 問曰 汝是悟侍者麽 汝便是當時在知客寮 見掉下火柴頭有省處底麽 參禪學道秖要知*本命元辰下落處 汝在藏殿移端首座鞋履 豈不是汝當時悟得底 又在知客寮移枕子 豈不是汝當時悟得底 逐夜在此與人提瓶度水 豈不是汝當時悟得底 因甚不知落處 秖管在這裏惱亂大衆作麽 我明日勸大衆爲汝看藏經 裒錢設粥追悼汝 汝當別求出離 不得滯著於此 言訖乃推一推 如*瓦礫塔子倒 *索然有聲 由是..

종문무고 2022.08.07

종문무고(宗門武庫) 032

【32】 *福嚴寘和尙東川人 初遊方見眞如和尙發明正見 在潙山*知客寮立僧 因語言過失 乞退作*園頭 以贖其罪 眞如云 汝福薄 事園供衆乃所宜也 終二年求替辭眞如 要參眞淨五祖去 眞如云 遍歷諸方先聖*遺範 汝行勿遲 首造洞山室中相契 眞淨擧領衆立僧 久之又至*四祖宣和尙會中 時時到五祖相見 祖*勘辨果有過人處 五祖謂四祖曰 寘首座叢林達士 何不擧他首衆 四祖如其言 五祖亦上堂稱其知見作略 有李修撰帥*長沙 四祖以書薦之 未幾福嚴虛席 平普融復薦人 帥曰 當先應副四祖 但尋書未見不識名字 因對客坐次 有鼠從架上拕一軸書送在面前 收視之乃四祖擧寘首座書 帥異之遂敦請 ●福嚴寘; 宋代臨濟宗僧 東川(今屬雲南)人 嗣大潙慕喆 住潭州福嚴 [普燈錄八 五燈會元十二] ●知客; 禪林中司掌迎送與應接賓客之職稱 又作典客 典賓 西序六頭首之一 其居處稱爲客司或知客寮 於僧堂中 其座位設於外堂後門..

종문무고 2022.08.06